第二八八五章 抱我过去


 
“《医典》刻印售卖天下?”
 “这……,蓉儿之心……有教无类,天下皆教,步道诸夏,同儒家有些相仿了。”
 “让天下人都可一观《医典》,取其中的好处,少生病患,身子康健,寿数绵延。”
 “是好事。”
 “但……事情应很难。”
 “欲要达到蓉儿你心中预料的情形,很难。”
 “《医典》博大而精深,除非是一些天才之人,否则,寻常人、普通人是无法用之。”
 “比如对于体内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论述,寻常人无法有悟。”
 “比如对于筋骨百脉的论述。”
 “比如对于脉象的诊断。”
 “……”
 “《医典》……得之也无很大用处,或可认识一些百草,便利一些。”
 “人非生而知之,医道不是一门容易学的道理,需有师承为上,就如房羽她们,蓉儿你觉……当初只给她们《医典》能够今日进益?”
 “……”
 “蓉儿无需灰心,实则……我倒觉得比起将《医典》刻印售卖天下,还不如取其精华刻印天下。”
 “蓉儿你行医多年,对于人之所最容易得的一些病患肯定有所知。”
 “如此,将男子、女子、老者、孩童……最容易得的一些病症书录崭新之书。”
 “便利天下之人使用。”
 “如风寒之症,很容易分辨,若得你书上留下的药方、诊治之法,则便利很多。”
 “甚至于一些人也可提前准备一些药材,以备所需。”
 “还有女子常见的一些病症,也可书录出来。”
 “总督府对于女科、儿科的病症、解决之法梳理,蓉儿你都十分称赞的,言语大大补足《医典》!”
 “比起让天下之人都学习《医典》,所得好处会更大。”
 “蓉儿,你觉如何?”
 “此外,那些病症你现在就有知晓,闲暇书录出来,审核校正之后,依靠总督府的力量,刻印传递诸郡不难。”
 “……”
 蓉儿所思。
 蓉儿所想。
 盖聂有觉,多为感慨。
 多为赞叹。
 将竭尽心力编撰的《医典》刻印售卖天下,于武者而言,等同将所创最为精妙的玄功妙法刻印天下。
 让天下人都习练。
 道理却也一样。
 就算所有人都修炼一种玄功妙法,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可能入门都艰难。
 有些人却能够突飞猛进。
 医道!
 更为晦涩,更为艰难。
 《医典》!
 自己看着都有些头大,何况其他一些人。
 蓉儿的心意……为上,愿天下之人少些病患,少些病症,可以活的更久,可以活的更舒适。
 但!
 事情难成。
 却也的确会催生一些好的医者出现,裨益不小,那样的话,受益之人不多。
 真要达成那个目的。
 一些更简单,适合更多人的法子更好。
 迎着蓉儿此刻略有黯然的神色,盖聂忙道一言,快速给于说道着,让普通人观之……都可以抓药治病,真正的裨益就有了。
 也可防止一些人得了《医典》的莫大好处,而后为己身谋取私利,那就有违蓉儿之心了。
 “……”
 “这……。”
 “你之意……将天下之民所得比较多的病症书录出来,再给于解决的方子和所需药材?”
 “这……是否欠妥?”
 “每个人体质不同,脉象不同,就算同样是风寒,所开的方子、药材用量也不会一样。”
 “……”
 将《医典》刻印售卖天下的想法很好,盖聂所言行之很难?许多人难以明悟《医典》?
 这……。
 端木蓉没有多言。
 自己亲手编撰的《医典》,自己心中有数,是否艰难也是有数,对于没有任何根基的普通人而言。
 就算识字,欲要将医典上的医家道理明悟,也很难!
 心中轻叹。
 难道医家的道理遍传天下真的很难?
 数百年来,医家的道理所传之人的确不多,都是父子、师徒为多,广收门徒传道……都不显。
 医家的道,单单知晓道理还不行。
 还需要如房羽她们一般的历练,将道理化入真正的医道,才算有成,才算有所得。
 不由秀首低垂。
 但!
 盖聂所言……好像可行性大了一些,然……又似乎有些想当然了,医道是很慎重的道理。
 药方、药材……相连生死。
 每个人都不一样。
 果然天下人得了风寒,都用一样的药方,就……太荒唐了一些,太找死了一些。
 不妥。
 不妥!
 “哈哈。”
 “蓉儿,你所言的确为真,然……如风寒之症,每个人因体质、脉象不同,药方所开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