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七章 披甲传人(第2页)
前几日还想着要和一些人见一见的,如今,刚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接下来的中原诸事,估计会牵涉很多人事。”
高渐离没有意见。
盗跖这些年来在陆丰县府历练许多,一些事情他更为擅长,自己在经略俗务上,逊色不少。
中原刚有大雨的时候。
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动静的时候。
自己远在真道宗,知道那些之后,还和逍遥先生所言,中原之地总算可以安稳安静一段时间了。
现在。
才过去多久?
安稳了?
安静了?
愈演愈烈,更胜以前了。
短短时间,就死了不少人。
明儿会不会继续死人?
这个问题……现在就可以有答案。
“那些就非我等现在可以插手的了。”
诸事,有心无力。
倘若墨家还在极盛之时,遇到中原出现这等乱糟糟之事,无论如何,都会有些动静的。
兼爱非攻,并非虚妄道理。
盗跖长长的呼吸一口气,往事难以追忆,多思无益,中原有乱,墨家身处其中,同样有危险袭来。
需要万分谨慎。
“这一次的事情,农家好像也牵扯其中了。”
“武臣!”
“归途也被追杀,差点身死,好像是统领陈胜突然现身,将其救下!”
“武臣是农家的人,中原之事,农家也有掺于,相较于咱们墨家,他们想要置身事外,也有些做不到了。”
“农家自身也有一些隐患,说不准,接下来会有相仿当年泗水郡之事。”
墨家势弱,难为大事。
百家之中,儒家的近况,知晓一些。
虽有些缓解,虽渡过一劫,实则在关中仍如履薄冰,保不齐什么时候又有相连之事出现。
儒家弟子许多,说不定就牵连上了。
目下的墨家弟子不多,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盗跖一时无言。
还有农家。
相对于陈馀和墨家的交情,陈馀同农家的交情更深。
农家的根基之地,就在中原,昔年信陵君还在的时候,其门下食客有不少都是农家弟子。
和农家之间,关联很深。申阳之事,陈馀应该也有密信文书递给农家了,不知道农家会有什么回复!
农家。
对他们现在的情形所知不多,猜测着,肯定不会轻松和欢喜!
“农家!”
“齐鲁之地,农家六贤冢的力量,和陈胜所属的农家之力,一直不融洽,非秘密之事。”
“多年来,一些不和之力,因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如今有了变化!”
农家的事情。
墨家无力。
也难以有力。
秦国尚未一天下之前,诸国之力,百家之力,各有所位,彼此相争相斗不为罕见。
秦国一天下之后,诸多沦亡之力本能汇聚一处,诸子百家也本能的彼此靠近。
这些年来的许多事情,都是那样。
单凭一方一人一力,难以抗衡秦国。
十余年过去了。
那般众志一处的势头……衰退了?
减弱了?
不复先前了?
是因为十余年来对抗秦国,一直都没有很好结果的缘故吗?
还是别的缘由?
农家!
现存之力比墨家强出许多,其余不一定比墨家好,墨家虽弱,其力混一,农家虽强,自有掣肘。
“还是尽可能多打听一些消息吧。”
“中原出现这般事,非寻常。”
班大师轻呷一口茶水,听小跖他们闲聊之言语,一时有些头痛,非为墨家,而是为有些看不清的将来。
中原相争。
百家相争。
秦国如何?
如何对抗秦国?
这次的事情,是秦国搞出来的吗?
应该有秦国之力。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原诸力身上,若是没有水灾之时的那般抉择是否会好些?
嗯。
难说。
难说!
******
“大小姐,这些小娃娃、少年人的资质虽非极佳,还是可用的。”
“十年后,一个个就能有用了。”
“那几个……很适合修炼披甲门的功法!”
“就看他们接下来是否可以忍受锻体之苦了,披甲门的功法欲要入门,不太容易。”
“大小姐,大小姐,外面又来消息了?”
“是哪里的?”
“……”
一些事情,真的回不去了。
一些人事,也渐渐成为过去了。
如此,当过好当下。
连山宗。
既然立下,当好好经营之。
披甲门的传承在自己身上,自己或许是诸夏间最后一个披甲门的真正传人了。
无论如何,披甲门的传承不能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