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一章 九都八迁


 
“……”
 “陈胜大兄!你做主吧!”
 “大哥,此事……抉择难断。”
 “……”
 那些人的文书一份份送来,希望农家有些助力,尽可能的助力多一些,如若不予之,后事难料。
 若是直接就派人过去,亦是有些不妥。
 与列诸人,相视一眼,意见都有小小的不一样,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于都可行。
 终究,还是要有一个最终的决定。
 “……”
 “此事,诸位兄弟所言……我心中也不太容易轻易决断。”
 “从我们现在收到的消息来看,山东诸郡之地,那些人的隐匿力量并不准备动手。”
 “否则,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收到一些讯息的。”
 “如此,箕子朝鲜之地,那些人若言拼死极力抵挡秦军,我觉……可能性非大。”
 “秦国之势正大,难以抵挡。”
 “箕子朝鲜,不足以抗衡。”
 “再加上我等近月来所得的其它消息,箕子朝鲜自身都在不住纷争。”
 “有些人想着对抗秦军,希望箕子朝鲜各方之力汇合一处,以秦国可能调动的力量,还是有希望拦阻的。”
 “那个消息……诸位兄弟也有知晓。”
 “记得当初诸位兄弟还言,就算可以拦阻,也只是拦阻一时,而非永久,东郡王贲随时可能派遣更多的兵力。”
 “拦阻,多难!”
 “不拦阻,箕子朝鲜,直接就被抹去了。”
 “还有一些消息,那些人在寻求退路,希望从箕子朝鲜离去,前往以南的辰国部族之地,或是塞外更为广阔的地域。”
 “……”
 “那些人是否有文书前来,农家这里……都需要有助力的。”
 “派人过去,是一定的。”
 “至于山东诸郡之地,那些人都不准备有什么动静,咱们就更难了一些。”
 “至于派多少弟子前往。”
 “刘季……他近些年的动作不小,麾下的人手招揽不少,也有一些可用之人。”
 “二弟,知会刘季,让他做好准备,调遣一半的人手为用,农家这里也会调遣一半的人手。”
 “刘季这几年在齐鲁之地很不错,一些麻烦也不弱,这一次……他若是有力,则好处多多。”
 “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
 更为浑厚响亮的声音从初始之人的口中流出,诸位兄弟之言,都有理,甚至于都可行。
 只是需要落下的力量多寡而已。
 近月来!
 不!
 数月来,乃至于数年前,对于箕子朝鲜,他们这里就不缺少消息,就算秦国不准备对箕子朝鲜动手。
 那里都会自动生出许多麻烦事。
 多方汇聚尺寸之地,麻烦总是少不了的。
 现在。
 秦军直接要过去了。
 那些人有些自乱阵脚,起码有一部分人是那样的,还有一部分人自有准备。
 农家。
 农家欲要传承,欲要壮大,欲要安稳,离不开那些人,山东诸郡之地,秦国的力量不弱。
 那些人……同样不弱。
 秦国一天下不过十年左右,十年岁月,还不足以将过往的一切都抹去,远远不够。
 “刘季!”
 “他……他近些年在齐鲁风生水起的。”
 “农家神农堂麾下不少人都在他麾下,他……出力?陈胜大兄,刘季会出力?”
 “近来,我倒是有闻,刘季和临淄那里的郡府官员等人关系相当好,甚至于还主动为秦国办事。”
 “他……靠得住?”
 “……”
 陈胜大兄之意,要去向箕子朝鲜之地派遣人手,这……没有太大问题,多多少少都该派遣一些。
 前提。
 农家弟子派遣过去,不要被那些人轻视,不要被那些人白白当做轻而易举舍弃的人。
 农家,也不是好惹的。
 刘季!
 陈胜大兄提及此人?
 此人……不陌生。
 他是神农堂朱家堂主麾下的人,后来……农家出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他倒是一直活的很好。
 而且。
 近几年,在齐鲁之地的名气相当不小,出手阔绰,朋友众多,无论是百家之中,还是秦国官府之中。
 都有相当大的名声。
 也为此,麾下聚集许多人。
 当年神农堂残余的许多人,很多很多都前往他身边了,还真是运道,他……其实算起来不为农家真正的传人。
 当年在神农堂,也不算神农堂核心的弟子。
 现在。
 不是运道是什么?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