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捐银(第3页)
晏时叙一直沉默地听着,修长的手指一下下敲击着冰冷坚硬的龙椅扶手,发出低沉而规律的“笃、笃”声,仿佛在丈量着大晏王朝的命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发言的重臣,将他们的话语、神情、眼底的忧虑乃至细微的犹豫,都尽收心底。
此刻,御案上的每一道朱批,都关系着万里河山的安危,牵连着百万将士和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
终于,他的目光落在了稍后方的苏暮扬身上。
苏暮扬嘴角几不可察地微抽了一下,心领神会。
他深吸一口气,一步出列,声音清朗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度,响彻大殿:
“陛下!大敌当前,三线告急,国库不足乃燃眉之急!臣,苏暮扬,愿捐家资——一百万两白银,即刻送入国库,以充军资,为国纾难!”
此言一出,偌大的金銮殿内,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紧接着,便是文武百官齐刷刷倒吸冷气的声音。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苏暮扬身上,复杂难言——
有震惊,有钦佩,但更多的,是一种“又来了”的无奈和肉痛。
许多大臣下意识地垂下脑袋,缩了缩脖子,恨不得将自已缩进朝服里,减少存在感。
又来了……又来了!
当初陛下还是太子时……
每当朝廷急需用钱之际,陛下必定与这位苏家混小子唱上一回双簧!
苏家富可敌国,其母戚姚乃大晏第一皇商戚富余的独女,掌握着大晏近半的经济命脉。
不说一百万两……就算一千万两……
他们相信苏家也拿得出。
可苏家这“牛毛”一捐,他们这些寻常官员、清流世家,哪里还敢做铁公鸡?
且苏家捐了巨巨巨款,他们若捐得太少,颜面何存?这简直是明晃晃的“捐输竞赛”!
太傅徐正闻嘴角微勾,率先出列,声音沉稳:
“陛下,国难当头,老臣愿捐二十万两,聊表寸心。”
有他带头,殿内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文武百官无论情愿与否,一个个硬着头皮出列报数:
“臣愿捐白银十万两!”
“臣也愿捐十万两!”
“臣捐八万两!”
“臣捐……”
户部尚书温庭宽也顾不得仪态了,直接从旁边负责记录朝议的翰林院学士手中夺过纸笔,亲自挽袖,奋笔疾书。
笔走龙蛇地记录下这份沉甸甸的“为国捐款名录”及其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