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辞行(第3页)
“功名于我,本是立身之本,报效家国之阶。然此刻心境已浊,若强求,恐污了圣贤文章,亦非学生本心所求。”
他又看向身旁仍在痛苦呜咽的兄长万安,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心疼。
“二哥他一生忠义,为柳家门楣、为娘娘耗尽心血。如今姐姐之事,对他打击尤甚。草民……不能让他独自承受这剜心之痛,更不能看着他……就此沉沦。”
柳参深深叩首:
“娘娘恩德,草民永世不忘。草民并非自毁前程,而是欲效仿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恳请娘娘允准,让草民与兄长一同离宫,暂离这伤心之地。”
“草民愿携兄长,踏遍大晏山河,观民生疾苦,砺心志筋骨。”
“待洗尽这一身污垢,磨去心头块垒,若苍天垂怜,学生心境澄明,学识或有寸进,他日必当再回京城。”
“或科考,或从吏,定当竭尽所能,以有用之身,报效朝廷,报答娘娘与温府再造之恩。”
少年郎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那身竹青色长衫下包裹的,不再是温府精心雕琢的贵介公子,而是一个被命运重击后,选择以最艰难却也最干净的方式,去承担、去磨砺、去寻求新生的一身傲骨。
温梨儿望着殿下这对兄弟。
一个在无边的自责与煎熬中濒临崩溃,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生机;
一个在巨大的耻辱与变故中挺直脊梁,眼中燃烧着洗刷污名、重铸自我的少年志气。
她心中百感交集。
为万安的痛苦而揪心,为柳参的决绝而震动,更为这少年郎在困境中展现出的清澈志向而深深惋惜,却又隐隐生出一丝敬意。
“柳参……”
温梨儿的声音有些发涩,她看着少年坚定的眼神,明白挽留已是徒劳。
这少年郎看似温润如玉,骨子里却有着宁折不弯的刚烈。
他选择的路,是一条以山河为炉、以岁月为锤的淬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