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宝鉴狐狸的茶

第七十章 庐山真面目(第3页)

 “郑教授。”

 郑文山笑了笑:“小子,烟瘾挺大啊。”

 “抽着玩,瞎抽。”罗旭尴尬笑道。

 郑文山拍了拍罗旭的肩膀:“小罗啊,你真是让我开眼,对了,今天你能看出那是雍正无款官窑,不会也是从书上学的吧?”

 本就是搞学术的,所以郑文山非常了解书本的意义,虽然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但罗旭能靠这些知识一眼识别官民窑,他还是难以想象。

 罗旭自然回答全是从书上看的,主要他不想对外说老爷子的事。

 他知道,方敬远绝对是个世外高人,但年岁这么高了,也不想任何人去打扰他老人家。

 其实他小时候便在老爷子家学会了官民窑的大致差别,包括底款、工艺和年代特点。

 而最关键的一次,则是他看到了方老爷子的一个无款的青花盂,他便问爷爷为什么买了个民窑物件儿,而不是官窑的。

 方敬远则耐心地给他讲了康雍时期无款官窑的来由,从那时候起,他便明白了看官民窑,决不能只看款,最重要的还是工艺!

 毕竟宫廷工艺和民间窑相比,区别还是巨大的。

 当然,这些他并没有和郑文山说,所以郑文山对他的好奇……也更深了一层。

 郑文山作为六十年代生人,可以说从八十年代开始收藏物件儿,算得上当今行业的领军者。

 他一直觉得,古玩行未来的主人,一定是当今考古专业的学生,毕竟只有科班,才能系统地培养人的眼力和知识。

 但罗旭……让他改变了这个想法。

 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能识珍柳永佩,能一眼看出无款官窑,难能可贵。

 或许江湖,才是对一个人历练最深刻的地方!

 不多时,众人回到拍卖现场,而拍卖也继续进行。

 有了前几轮的铺垫,后面的拍卖则稍显沉闷,毕竟惊世物件儿已过,大家情绪也有所降低。

 吴图志如愿拿到了民国冬瓜罐,成交价也不过是八万块,算是捡了个漏。

 很快,便到了今天最后一个物件儿,八号拍品!

 正是罗旭在图册上看到的那个,无款富春山居图!

 从图片上,罗旭很难直接辨真伪,但当礼仪小姐将画卷在拍卖台上展开,这幅画的庐山真面目才真正得以示人!

 罗旭双眼圆睁,只见红光浮现……

 嗯?

 这玩意儿竟然不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