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附议(第2页)
郑文山满脸欣赏地看着罗旭,再看一眼自己身后那几个学生,虽然都是得意门生,可此时他却懒得多给他们一眼。
“郑教授谬赞了,也是碰巧,运气而已!”
罗旭轻松一笑,把烟掐了。
“哈哈哈,太谦虚了啊,对了小罗,你看我那个研讨会……就用你这个瓷板画行不行?”
郑文山在电话里就听得出,罗旭不太舍得拿出那幅文徵明的真迹,索性就专攻这幅石板画了。
罗旭点头而笑:“当然可以,正好我新店给这瓷板画留了一个大位置,到时候我能不能和您一起参加?完事正好把画拿回来。”
对于郑文山,罗旭虽然并不怀疑,但还是留了个心眼。
毕竟柳知泉和王承镛都那么说,他或多或少也得防着点,自己的物件儿……可不能随便丢。
郑文山也没拒绝,立刻点了点头:“没问题,你要是愿意参加,那就更好了,我们的队伍等于又壮大了!”
闻言,几人都是明白郑文山的意思。
这分明就是拉拢。
虽然以郑文山的地位,谈不上巴结罗旭,但当今谁不是把有能之士往自己的队伍里拉?
此时,周明贵、孙德忠再看罗旭,眼神里又多了一分羡慕。
毕竟和郑文山打这么多年交道,还没资格参加他正经的课题研讨呢……
以郑文山的影响力,他罗旭未来想在社团、社会组织里拿下一席之地,看来是不难了。
之后,郑文山也懒得再看周明贵那些破玩意儿了,直接便和罗旭去了宝月斋,准备亲眼看看那个造办处木盒。
一路上,罗旭也没闲着,让郑文山帮忙给瓷板画估个价。
按理说,除了有合同的鉴定栏目,都是非买卖不估价,不过郑文山也没拿罗旭当外人,直接给他估了个两百万以上。
因为王步的作品基本都是百万起步,但这幅画的历史意义极为特殊,所以价格会更高,不过即便是两百万,郑文山也说这是保守估价,至于真实价格……还是要上拍才能定。
毕竟就算你说它值一个亿,也得有人买才能算数。
而罗旭也比较满足,其实对他来说,真正的天漏是文化价值赋予的,至于市面价格……郑文山能开出两百,他已经是大赚了。
一个物件儿赚八十,这还是保守地说,知足了!
将木盒拿在手中,郑文山端详了一遍又一遍,感叹连连。
在御品阁的时候,他的确没有看太仔细,毕竟这种老盒子其实在市场上并不少见,普遍价格也就几千块,像这种紫檀材质的,说一两万已经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