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为曾国藩取谥号(第2页)

 刘承胤与二人寒暄过后。

 雷厉风行地开始宣读慈禧的懿旨。

 刘承胤操着洪亮的声音念道:……曾国藩为大清殉节,哀家心神不宁。他是国之栋梁,奈何早早陨落。关于后事,理应厚葬。但鉴于正逢多事之秋,一切等消灭石逆再定。你二人为曾国藩想个谥号,报给哀家。”

 “曾国藩身死,两江总督无人。哀家擢李鸿章继任两江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望汝二人合力剿贼。汝二人务必会商斟酌仔细。可在2-3年内剿灭发匪。”

 “石逆乃我大清心腹大患,其是漏网之鱼。哀家听说他在长毛将领中素有威望。因此剿杀必定不易。但越是艰难,越是体现二位为大清操劳之用心。待成功凯旋之日,哀家与陛下在瀛台相迎。封王拜相,必有厚赐。”

 李鸿章和左宗棠接旨后。

 两人并没有因为高升而感到一丝喜色。

 二人心思沉重,愁眉不展,反而觉得担子更重了。

 李鸿章对刘承胤说道:“我们正要召开贼剿会议,刘公公也参加吧?”

 “不了,咱家哪里懂得这些,在这旁听再耽误两位大帅议事。我就不瞎掺和了。我休息一晚,明日就回宫复奏。如今长毛十分猖獗,两位大帅辛苦了。”

 说完他也长叹了一口气。

 李鸿章则马上派人将他带到驿馆安顿下来。

 二人再次回到座位。

 李鸿章正了正朝珠。

 他神色肃穆,面带悲伤的神色说道:“诸位都看到了,如今石逆在田家镇和半壁山、一战将曾大帅的十余万精锐人马击败。曾大帅已经为大清殉节。”

 李鸿章神色凄然,他继续说道:“关于如何为曾公做谥号,我以为曾公是湘军系创建者,就连我淮军、楚军也是一脉相承。曾公从翰林院入职以来,就是文官出身,从未入过武行。后来粤匪发动金田造反,陆续北上,趁虚攻占了金陵城。曾公在家守孝,不得不弃文从武,奉旨办团练。”

 “曾公的一生,为我大清朝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其身躯捐于湖广大地。他本欲回归文官,写书立作。奈何石逆猖獗,冲出四川,接连数省连遭浩劫。至于如何取谥号,在历史上对文官的最高封赏,就是一个‘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