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庾(第2页)
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四少奋笔疾书,洋洋洒洒,感觉自己拿毛笔的手都要抽筋了,最近都在用铅笔,哪还用毛笔写字,现在浏河滩所有的人都在学堂里习惯了使用铅笔写字,除了一些特殊场合,毛笔已经没人使用,铅笔作坊的工艺和产量也是足够三个基地的使用,而且工人们已经对四少当初提供的配方进行了调整,生产出不同硬度的铅笔供不同的需求使用,所以四少现在对明朝工匠的能力和水平信心空前高涨,作为工科背景的资深产业一线科技工作者,对以前看的那些文科生臆想的明朝穿越文中如何艰难攀爬科技树早已嗤之以鼻,她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科技进步本身就不是匀速的,而是一代快于一代。为什么?关键就是工业生产中工艺路线的试错成本和时间,如果有人指明了工艺路线,工业制造的产业迭代是很快的。就比如后世熊猫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完成西方花了四五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即使有很多的技术封锁专利壁垒贸易规则科技制裁,也封印不了?就像大海中航行,前面有灯塔指引和完全在黑暗中摸索,效率差距何止百倍!
四少终于放下了笔,拿着卷子把墨汁吹干,雨仍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多么可爱的清新的秋雨啊,雨水带来的气息冲淡了那源源不断散发的恶臭。四少现在已经是鲍鱼之肆,鼻子也不怎么通气了,狠狠地打了两个喷嚏。毕考的锣声响起,四少混在一群垂头丧气的生员中交了卷,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考场。
徐七爷早早坐了马车在考场外等候,不到放考的时间,即使交了卷,也只能在考场的门厅和回廊里等,不能出考场,不能交头接耳。终于时间到了,考院的大门打开,考生们撑着伞拥了出来,外面的人扭动着脖子躲开遮蔽视线的伞和人头,寻找着自己的目标,然后就是一声声的惊喜高呵蔓延开来直到徐七夜也高声叫喝道:姐夫这里,煜申这里,欢乐,放松和热闹的气氛在整条大街蔓延开来,雨也被感染着也很不好意思的停了。这热闹的气氛像瘟疫一样在南京城里迅速蔓延,一只只灯笼早早亮了起来,江南又将是一个不眠夜,纸醉金迷,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只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