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东风(第2页)

 两人一个标准的军礼后,登上了旗舰,四少和他身后众多的欢送队伍,一起挥着手目送船队扬起满帆,破浪而去!

 在四少的背后,有一双怨毒的眼睛此时正隐藏在欢送的队伍里,透过无数挥舞的手臂和警卫们的人墙,让四少隐隐感到不适。

 南京燕子矶码头,刚刚升任左都御史的李邦华在船尾向着岸上一位晚辈同僚挥了挥手道别,此人正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八艘艨艟战舰围护着官船逆流而上,李御史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这次皇上的眷顾提拔感到丝毫的高兴。他匆匆进了船舱,和自己的幕友叹道:国事艰难,武将不拼命,文官却惜身,这后进小儿身居高位,却对九江的乱兵束手无策,优柔寡断,唉,我东林后继无人啊!现在金陵城中人心惶惶,一日三惊,还要我这老头子只身入营去和那左姓匹夫聒噪。真是岂有此理!

 师爷附和道:总宪大人说的是!那左姓匹夫纵兵抢掠,威逼金陵,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他在武昌也不敢对城内官绅及王府有任何动作,也只敢在城外抢掠草民而已。他那所谓裨将作乱,不过是唱的一出双簧!那安庆巡抚方寸大乱,只会上奏告急,圣人也只能依仗您老的威势,弹压乱兵了!

 李邦华毕竟岁数大了,感觉这船摇晃的厉害,道:你去看看,怎么这船如此颠簸,让他们开稳一点,老夫有点恶心!哦。。哦。。

 师爷出去一会儿后,回来道:总宪大人,那水军校尉告知今日忽起东风,船就行的快了点,现在已经降帆缓行了。

 李邦华点头道:哦,起东风了,看来是好事,我们还有多久可到安庆?我正好要见见这小同乡,看看他所上奏的乱兵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势!

 师爷道:如果满帆而行,后天就可到达安庆,如按照现在半帆的话,需要四天才能抵达!

 老李点头道:不急不急,待看我修书一封给那宁南伯,痛陈利害,责以大义,檄定兵乱!

 崇明县衙,马县令笑眯眯地看着朱大爷,待小吏上了茶,关门离开后,道:右堂贤弟,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现在这江海之处匪盗剿清,水路通畅,可都是你的功劳。愚兄今年必是要离职的,我已将你的功绩上表州府,相信必有擢升。

 朱县丞笑道:感谢县尊关爱,不知马兄此次高升可有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