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192章 放下争端?(第2页)

 

“小野洋子在纽约呼吁反战,她弄了个以“和平”为主题的展览和公共参与和平集会,邀请公众书写和平愿望挂到树上。对了,离你家不远...”

 

“有病吧这女人...我得告诉雷恩最近躲着那边走。”林恩吐槽道,约翰·列侬的这位遗孀在米国人心中负面形象根深蒂固。披头士粉丝群体坚持认为她是导致列侬脱离乐队核心创作圈,间接促成乐队解散的罪魁祸首。

 

而且她在1980年列侬去世后,管理其音乐版权、发行未公开作品(如88年她授权列侬歌曲用于耐克广告、90年发布混音版《give peace a ce》),粉丝认为她“商业化消费列侬”。

 

小野洋子作为日裔女性艺术家,其先锋艺术风格(如尖叫实验音乐、概念艺术)与披头士的流行文化形象格格不入,加剧了传统粉丝对她的排斥。

 

现在这个舆论环境之下还敢高调反战,简直不知死活。油价、物价、失业率持续上涨;股市、房价、生活水平下跌,矛盾越尖锐,过得不好的人就越暴躁;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不仅是统治阶层需要转移矛盾,普通民众都迫切需要这场战争来获取资源了。这女人住得还和自己不远,别哪天又被人找上门溅我一身血...

 

“还有之前声讨查理辛时声援你的简·方达,越战时期她就是着名的反战象征,她参与了纽约的和平集会,并与知识分子联合签署反战请愿书,要求国会审慎对待战争授权。

 

奥利弗·斯通在《滚石》杂志撰文讽刺美国政府的“战争狂热”,并警告“军事胜利无法带来持久和平”。马丁·辛通过天主教社会正义组织发表演讲,批评美国“以石油利益驱动战争”这些都是坚定的反战人士...”

 

“哈,难怪我一直看他们俩不顺眼...真是哪哪都不对付。”简方达的健身操录像带自己还能拿到分成,听到奥利弗和马丁辛这俩名字林恩就不爽。《生于七月四日》就是奥利弗拍的,马丁辛则在《现代启示录》里扮演了经典反战形象。

 

“对了,还有华纳的史蒂夫罗斯公开支持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干预,并承诺华纳内部有符合爱国题材的项目可以拿到最高优先级。《the warrior song》和珍珠果酱明天就会在华盛顿开始首秀,华纳会比对一线明星的待遇投入宣传资源。”福勒提醒道。

 

“哎,罗斯这老狐狸都下注了。正式发行会带来更大的热度,加上华纳的媒体力量。象党更不会轻易妥协了,我这首歌还真是...”林恩顿时有点后悔这个时间拿出这首歌,停摆看起来并不会如鲍勃预期的快速结束,对自己和政府关系密切的消防安全生意影响很大——现在消防安全工程审批、验收几乎停摆,每一天都在耽误赚不说,还要安抚暴躁的客户。

 

“起码你还能靠这首歌赚不少钱。”福勒安慰道。

 

“那得看高蒂和查克多长时间能解决掉工会了...要是时间太长这首歌赚的钱都不够填这个窟窿...阅读霍布斯《利维坦》和卢梭《社会契约论》撰写短文,讨论社会契约的崩坏....”林恩一边看着阅读作业一边嘟囔着,还是梅晨宝贝在身边好啊,福勒可不会帮自己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