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206章 星巴克(第2页)

店长很快就来了,他整理着同款绿围裙,快步上前握手:“久仰大名!您的《tgstars》是我们晨间营业的必备Bgm。”

了解到林恩的好奇之后他指着墙上泛黄的照片介绍道:“星巴克始于1971年,我们三位老师傅原本只是教西雅图人煮好咖啡的杂货商。

直到1987年舒尔茨先生从意大利回来——您知道他在米兰看到什么吗?浓缩咖啡吧台前站着的不是醉汉,而是穿阿玛尼的律师在谈生意!”

他示意咖啡豆麻袋后的老式烘焙机:“他赌上全部身家以380万美元从创始人手中收购星巴克,把意大利的espresso文化改良成美式体验:用深度烘焙的阿拉比卡豆压住奶泡的甜腻,爵士乐和木香替代歌剧院的拘谨。最重要的是...”

他轻拍《咖啡护照》,“我们教会客人哥伦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风土差异,把喝咖啡变成自我品味的宣告。舒尔茨先生坚持给每个绿围裙‘伙伴’股权,他说‘我们要做的是把咖啡师变成艺术家’。现在曼哈顿白领甘愿花三倍价钱,买的不是咖啡,是五分钟逃离格子间的幻觉——就像您的音乐让人在通勤地铁里突然听见海浪、看见星空、回到西部。”

店长一副已经被完全洗脑的模样,这听起来完全就是李克劳说的那一套品牌理念,难怪当初他会拿星巴克举例子,舒尔茨这个人很有眼光。林恩问道:“哇哦,感谢你的夸奖,不过你们上市了吗?我打算买点你们的股票。”

“呃...我们还在创业期,但游客带走的每包手工包装咖啡豆,都是移动的广告牌。舒尔茨先生称之为‘活体实验室’,这里打磨出的标准化流程,正在复制到每个城市的角落。”店长尴尬的笑了笑。

“你说的舒尔茨先生是你们的老板和Ceo对吗?”

“yes,霍华德·舒尔茨,他和您一样是纽约人。”店长递给林恩一张片名。

说起来自己手里的资金现在基本只投资在股票和电影上,这种‘足够长的坡道和湿雪’很难遇到一次,是得好好把握机会。

林恩打算回纽约就联系这位经营很有一套的创业者了解下情况,看看有没有投资机会。这个模式看起来很不错,就是扩张得有点太慢,看看人家百视达——一年新增上千家门店,这边三年过去才不到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