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365章 在工业光魔的意外收获

过去的一周林恩白天在学校上课补学分,晚上一直在构思下一支的mv的拍摄计划。

 周末,他带着mv导演马克·罗曼尼克和助理福勒,飞抵阳光明媚的旧金山湾区。

 飞机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不同于纽约的冬日清冽,加州一月的阳光带着暖意,空气中弥漫着棕榈树和自由的气息。

 但此行并非度假,他心中装着两块难啃的硬骨头——即将为《enemy》和《Can't feel my face》这两首新歌拍摄的mv。

 这两首歌都大量依赖电脑特效(Cgi),是林恩首张专辑视觉呈现的重中之重。

 然而,他麾下那家已经更名为“Link特效”(前身是kgB特效)的公司,技术实力尚在爬坡阶段,要完美实现他脑海中那些天启原版mv的画面,难度极大。

 “马克,”在前往圣拉斐尔的车上,林恩看着窗外飞逝的硅谷景象,开口道。

 “《enemy》和《Can't feel my face》的视觉概念,你觉得Link特效目前能hold住多少?”

 马克推了推墨镜,表情严肃:

 “老板,坦白说,按你构想的《Can't feel my face》里那个全身被火焰吞噬却毫发无伤、甚至带着迷幻感歌唱的核心镜头,以我们现在的渲染能力和粒子特效水平,做出来会很假,像低成本的B级片。

 《enemy》更麻烦,你说的那些充满赛博朋克感的城市崩塌、数据流冲击、还有那个模糊的‘敌人’形象,需要顶级的动态捕捉和场景建模,这完全超出了我们团队目前的经验值。硬做,效果肯定打折扣。”

 林恩点点头,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所以,我们得去‘麦加’朝圣一下。”

 他目光投向远处隐约可见的、被当地人称为“the kerner”的工业光魔总部园区。

 工业光魔,乔治·卢卡斯一手创立的视觉特效帝国,是《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终结者》等影史经典背后看不见的魔术师。

 林恩希望能从这里找到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摸清顶尖特效的成本和工艺。

 而且乔治卢卡斯这位美国娱乐界的超级富豪,之前在他天行者牧场的派对上没能一见还挺遗憾的。

 车子驶入iLm园区,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科幻未来感,更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技术探索的“大工坊”。

 林恩一行人被前台引导至一间摆满各种电影模型(星球大战的飞船、终结者的机械臂等)和概念艺术图的会议室。

 遗憾的是,乔治·卢卡斯本人并未现身。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名叫埃里克·詹森的中年白人,iLm特效制作部门的一位中层主管。

 “Link先生!欢迎来到iLm!”詹森热情地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

 “卢卡斯先生让我代他向您致歉,他目前正在天行者牧场全力推进《少年印第安纳·琼斯编年史》电视剧项目的后期制作和音效混录工作,同时也在筹备新电影项目的开发,实在无法分身。他非常欣赏您的音乐才华,并祝您此行顺利。”

 林恩虽然有些遗憾又没能见到真人,但也表示理解。

 “詹森先生,幸会。”林恩与他握手,语气沉稳。

 “感谢您的时间。我对iLm的成就仰慕已久,这次来,是想了解贵公司在音乐视频特效制作方面的能力和...报价。”

 詹森微微一怔,随即恢复笑容:

 “当然!音乐视频也是我们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请跟我来,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

 接下来的参观让林恩和马克大开眼界。

 一个个独立的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屏幕上是复杂的建模软件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