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391章 寻找新投资目标

曼哈顿的冬日黄昏来得格外早,林恩顶层公寓的书房内,壁炉里跳跃的火焰驱散了寒意。

 老周坐在宽大的皮沙发里,眼神明亮。

 他回到纽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林恩特意给了他两周假期,既是让他休息调整,也正好赶上春节。

 此刻,他正详细汇报着这次粤省和香江之行的见闻。

 “老板,按您的吩咐,我重点考察了粤省那几个特区的情况。政策确实非常诱人,‘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模式很成熟,税收优惠力度很大,出口配额也有优先权。

 但说实话,这些政策和我们消防安全公司目前的业务方向关联不大。我们做的是技术密集型的消防设备和产品,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玩具。”

 林恩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老周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过,外资投资建厂的条件确实成熟了。特别是鹏城那边,推出了一种叫‘协议出让’的土地政策,非常大胆!

 比如在安宝区,工业用地50年使用权,每亩地折算下来只要1美元!而且允许外资控股合资企业,比例可以很高。”

 他补充道:“资金通道也打通了。香江的华资银行,可以提供‘内保外贷’服务。我们在香江的公司担保,资金就能合法合规地进入内地,绕开外汇管制的麻烦。”

 林恩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听起来不错。有什么困难?”

 老周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

 “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广深高速还在建设中,交通物流效率不高。最头疼的是电力!鹏城那边,现在普遍是‘开三停四’——一周供电三天,停电四天!严重影响生产。听说大亚湾核电站已经封顶了,预计94年才能投运,远水解不了近渴。”

 林恩听完,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速度真是惊人,核电站都上马了。不过缺电确实是大问题。”

 “是啊,”老周附和道,“所以目前来看,那边只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电子组装这些。高技术、高能耗的产业,还得再等几年。”

 他话锋又一转,带着一丝敏锐:“不过,老板,我发现那边有个‘快钱’的机会——特区政策套利导向的地产投机!非常火爆!南湾有个特区的市长,推行‘以地生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