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510章 语言陷阱和面具之下(第2页)

 他故意说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军区。

 “长矛”按照背熟的资料回答:“我大部分时间在西部集群和莫斯科军区。”

 这是奥尔洛夫上校的真实履历。

 “西部集群?那真是精锐所在。”安东露出钦佩的表情,“我记得88年左右,西部集群的司令部食堂,周三固定供应红菜汤和炸猪排,那猪排的味道...

 啧,一言难尽,据说是因为后勤主任是个格鲁吉亚人,口味独特?”

 这完全是安东编的,目的是测试对方是否会纠正或附和。

 “长矛”哈哈一笑,试图融入这种“抱怨伙食”的战友氛围:

 “哈哈,看来哪个单位的食堂都差不多!我们那时候也总吐槽。”

 他完美避开了陷阱,但没有提供任何独家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身份,只是泛泛而谈。

 安东已经基本确定对方是冒牌货了。

 一个真正的苏联军官,尤其是身处高位者,对于自己单位的特点,哪怕是食堂伙食,会有强烈的记忆和表达欲,绝不会如此回避细节。

 这时,“长矛”似乎觉得气氛有些过于“怀旧”,安东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让他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他完全没想到会在甘比诺家族的巢穴真的遇到一个来自苏联的中高层军官...

 他必须想办法传出消息,至少是示警信号。

 这个该死的俱乐部内部如同一个铜墙铁壁的法拉第笼,所有无线信号都被屏蔽。

 只有洗手间那边,靠近通风管道的外墙窗口,有一个微弱的信号盲点——这是他之前花了大价钱才从内部人嘴里撬出的情报,也是他此刻唯一的生机。

 他借口起身,脸上挤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失陪一下,去下洗手间。”

 安东立刻笑着跟上:“正好,一起。”

 洗手间里,只有他们两人。

 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水流声掩盖了低语。

 安东靠在洗手池边,看着正在洗手的“长矛”,脸上依旧挂着朋友般的笑容,仿佛随口问出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对了,米沙(mnwa,米哈伊尔的昵称,用于表示亲近),突然想起来。你晋升上校时,授衔仪式后,在阿尔巴特街的‘战士荣誉’咖啡馆,老规矩,谁买的单?”

 这个问题极其阴险:

 1,极度私密:涉及个人经历,几乎不可能在公开资料中找到。

 2,极具代入感:用了昵称“米沙”,暗示一种老友般的熟悉感,催促对方进入“回忆”模式。

 3,存在特定文化背景:苏联/俄罗斯军队中,晋升后由晋升者请客是常见传统,但具体去哪家店、有什么“老规矩”,则因圈子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