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集:白莲警示(第2页)
沈砚之忽然指向左前方:“那是林师叔!”
一朵白莲正散发着柔和的金光,莲芯“林疏”二字清晰可辨。苏清辞记得那位总爱偷喝桂花酿的仙君,去年还笑着给她塞过一包新采的莲子,说等裂隙平定了,要在冀州湖边种满莲花。如今莲子该还在她储物袋的角落,只是再也等不到种花人了。
莲海深处,有朵几乎透明的白莲正在闪烁,像是风中残烛。苏清辞凝神细看,才认出那是三千年首任守将“苍梧”,据说当年他以自身为锁,硬生生将崩裂的虚空合拢了三寸,典籍里只说他“形神俱灭”,却没人知道他的元神竟被缚在此地三千年。
“苍梧帝君……”太白仙君的声音带着敬意,“当年若不是他,三界早已沦为暗影炼狱。”
话音未落,云舟角落里突然传来嗡鸣。苏清辞腰间的雅玲古镜挣脱系带,悬在半空缓缓旋转,镜面泛起涟漪,映出的却不是眼前的莲海,而是一片陌生的人间景象——
夕阳下的冀州城外,一片新修的祠堂正笼罩在霞光里。祠堂前的莲花湖开着田田碧叶,粉白相间的莲花映着粼粼波光,与此刻云舟四周的白莲虚影竟有几分相似。百姓们捧着香火鱼贯而入,祠堂正厅供奉着密密麻麻的牌位,最上方的匾额写着“护世仙官”四个大字,风吹过,牌位前的长明灯摇曳,恍惚间竟与莲芯的微光重叠。
“那是……未来?”沈砚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从小在裂隙边长大,见惯了仙官们无声无息的消亡。去年林疏师叔消散时,连句遗言都没来得及留下,只余下一柄断裂的剑插在封印旁。他从未想过这些连名字都快被遗忘的人,会在人间被如此供奉。
雅玲古镜的景象渐渐清晰,能看到牌位上的字迹。前排最左侧是“苍梧帝君之位”,旁边依次排列着“柳含月仙官”“楚明轩仙官”,林疏的牌位在中间位置,崭新的木料还泛着光泽。有位穿青布衫的书生正在抄写名册,案几上堆着厚厚的卷宗,似乎在核对仙官们的事迹。
“这怎么可能?”沈砚之喃喃自语,“人间怎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苏清辞想起三百年前,师尊曾说过柳含月仙官在冀州救过一个叫阿福的孩童。当时那孩子抱着她的腿哭,说长大要建庙供奉,柳含月只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说只要好好活着就好。
镜面流转,映出祠堂后院的景象。几位老者正在整理画像,其中一幅尚未完成的画里,正是林疏仙君倚着桃树饮酒的模样,笔法稚嫩却格外用心。画旁题着一行小字:“林仙君爱莲,故植莲百亩于祠前。”
“是林师叔……”沈砚之的眼眶红了,“他说过最喜欢莲花。”
雅玲古镜的光晕渐淡,最后定格在一个梳着总角的孩童身上。他踮着脚把一束刚摘的莲花放在最末的牌位前,奶声奶气地问身旁的老者:“爷爷,这些都是保护我们的仙人吗?”
老者摸着孩童的头,望向湖面的目光悠远:“是啊,他们守着天上的裂缝,我们才能安稳过日子。你看这满湖的莲花,都是托他们的福才开得这样好。”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够牌位前的长明灯,被老者轻轻按住:“莫碰,这灯要一直亮着,让仙人知道,咱们记着他们呢。”
镜面的涟漪彻底散去,古镜落回苏清辞手中,余温未散。云舟四周的白莲虚影开始变得透明,那些刻在莲芯的名字渐渐淡去,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天际。楚明轩的那朵莲花开得最盛,消散前,苏清辞仿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莲瓣间对她颔首微笑,一如三百年前雪地里那个温柔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