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新的开始1

昭和十七年,公元44年的晨曦穿透九州上空厚重的云层,却未能给这座帝国新的心脏带来半分暖意。

 寒风吹过皇居外的小桥,将细碎的雪沫子卷向参谋本部那栋灰黑色的钢筋水泥建筑,如同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埋下伏笔。

 对于成立尚不足五年的华夏联盟而言,这一年是叩响世界强国之门的关键一役。

 而对于早已在战争泥潭中步履蹒跚的日本帝国,这一年则是从“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中惊醒、直面崩塌的开端。

 岁末的马来半岛战役,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太平洋战场,华夏联盟陆军以雷霆之势突破日军精心构筑的“马来亚防线”。

 装甲集群在橡胶林间碾出纵横交错的进攻通道,航空兵则如同猎鹰般盘旋在战场上空,精准敲碎日军的指挥中枢。

 海军舰队更在马六甲海峡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海空协同作战,将前来驰援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围困在槟榔屿外海。

 三天三夜的激战的轰鸣中,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海军骄傲”化为燃烧的残骸。

 近三十五万日军在这场战役中灰飞烟灭——其中既有经历过淞沪会战的老牌师团,也有刚补充到南洋的新锐部队,更包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亲自坐镇的旗舰“长门号”在内的十余艘主力战舰。

 消息传到九州时,参谋本部的走廊里第一次出现了死寂般的沉默。

 以往那些高谈“一亿玉碎”的年轻军官,此刻都低垂着头匆匆走过,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响显得格外刺耳。

 负责南洋战局的作战课长攥着战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纸上“联合舰队主力覆灭”的字样如同烙铁,烫得他视线模糊。

 这不是某次局部战斗的失利,而是日军在南洋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彻底崩坏——从泰国边境到新加坡要塞,从爪哇海到安达曼群岛,原本环环相扣的防线,随着马来半岛的陷落变成了一串断裂的佛珠。

 更让日军高层如芒在背的是,华夏联盟的兵锋已直指马六甲海峡对岸的苏门达腊岛。

 这座面积超过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岛屿,是日军在南洋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和战略支点,可如今岛上的防御力量却虚弱得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