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新的开始4(第2页)


 “战争尚未结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攥紧拳头、齐心向前,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他的话语再次引发全场掌声,这掌声穿透会场,与街头的欢呼声融为一体。


 阳光洒在华联的土地上,照亮了工厂的烟囱、田间的稻穗、军营的旗帜,也照亮了这个新生政权在烽火中崛起的未来。


 此刻的欢庆,既是对过去一年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期许。


 1943年底的华夏大地,依旧笼罩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


 但与前几年的艰难困厄不同,这一年的局势正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国民政府高层在年终复盘时,脸上终于多了几分久违的轻松——总体而言,这是令他们相对满意的一年。


 尽管太平洋战场的炮火尚未完全烧到日本本土,华国战场的压力依旧沉重,但一系列新变量的出现,正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这一年年初,最让国府揪心的莫过于国际援助的断裂,日军在前一年的攻势中,凭借东南亚战场的余威,悍然占领了印度东部大片领土。


 那条维系着华国战场生命线连接中缅印的公路与中印驼峰航线的衔接点被切断,美国援助的武器、弹药、药品等战略物资几乎彻底断绝。


 消息传到重庆时,军政部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会上拍了桌子:


 “没有美援,前线将士拿什么跟日本人拼?难道要靠血肉之躯去挡坦克吗?”


 就在国府上下一筹莫展之际,“华联”的势力异军突起,几乎完美填补了美援断绝留下的空缺。


 更让国府安心的是,华联并非外来势力,而是根正苗红的国内势力延续——其核心领导层多来自国内工商界与知识界,与国民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双方的合作少了许多猜忌。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其前身便在东南沿海地区经营实业,抗战爆发后,他们辗转迁往西南与西北,在华联的帮助下在后方建立了一条基本的的工业体系,小到步枪子弹,大到火炮钢材,都能实现自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