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七十八)(第2页)
"别客气,"孙镇长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这是双赢的好事。你回去抓紧组织,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当天下午四点,刘副镇长带着3万元现金来到孙少林的餐馆,又拿出一张广场平面图铺在桌上:"这块区域都给你们用,水电都通好了,摊位怎么布置你们自己设计。"
孙少林接过钱,诚恳地说:"刘镇长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办好!"
送走刘副镇长,孙少林立即通知镇上所有餐饮业主下午五点来店里开会,包括他的老对头——李记饭庄的李老板。
晚上六点整,孙少林的餐馆里陆续来了二十多位老板。最后到的是李老板,他在靠门的位置坐下,明显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孙少林清了清嗓子,站在餐厅中央:"各位前辈、同行,感谢大家百忙中抽空过来。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商量办个全镇美食节的事......"
一阵沉默后,出乎所有人意料,李老板第一个开口:"我支持。"
这三个字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在座所有人都知道,李老板和孙少林素有嫌隙,两家餐馆打价格战、抢客源的事没少发生。
李老板站起来,走到孙少林面前,伸出手:"小孙,以前是我小心眼了。你当上协会主席后,不但没打压我,还处处为全镇餐饮着想......这次美食节,我全力配合!"
孙少林握住那只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李叔言重了,都是为了西江镇好。"
看到这一幕,其他老板纷纷表态支持。当晚,二十多位老板围坐一桌,吃了一顿热闹的晚饭。李老板喝了几杯酒后,主动挨个敬酒。他拍着孙少林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年轻人有胸怀啊!我老李以前......唉,不说了,以后协会有什么事,我第一个响应!"
接下来的五天,整个西江镇的餐饮业者都忙碌起来。孙少林每天早出晚归,协调摊位分配、设计宣传海报、联系食材供应商......忙得脚不沾地。
美食节前一天的下午,林小华和两名县电视台记者来到广场采访。孙少林正在指导工人搭建舞台,看到记者来了,连忙迎上去:"欢迎记者朋友们!"
面对镜头,孙少林有些紧张,但说到美食节,他的话就流畅起来:"我们西江镇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各家都有拿手好菜。举办美食节,就是想把这些美味集中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西江、喜欢西江......"
采访结束后,记者看了看热火朝天的筹备现场,若有所思:"孙会长,我有预感,这次活动会火。明天我通知更多同事来报道。"
8月7日,星期六,西江镇美食节开幕的日子。晨光中,二十多个摊位整齐排列,舞台上的红色横幅"首届西江镇美食文化节"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