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三十)(第2页)
“徐县长?”林小华惊讶地站起身。
徐县长也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走进屋:“林校长?这么巧,你们这是...... ”
“我们在做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林小华简单解释道。
徐县长眼睛一亮:“好啊!这才是真正深入群众的做法。”他转向王桂花,“大嫂,我是来看看您家产业发展情况的,没想到碰到校长家访。”
王桂花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显然没想到县长会突然造访。林小华见状,主动介绍道:“明明妈妈,徐县长很关心我们农村的发展,这次来肯定是想了解您家有什么困难。”
徐县长赞许地看了林小华一眼,然后亲切地和王桂花聊起了家里的收成、养殖情况。林小华注意到,徐县长问得很细,从稻谷产量到养猪成本,甚至问到了张明明上学的情况。
谈话间,徐县长突然转向林小华:“林校长,你们经常这样家访吗?”
“是的,每学期至少两次大规模的。”林小华回答,“特别是开学初,我们一定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只有知道孩子们在家面临什么困难,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徐县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得对。我们很多干部就是太脱离群众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却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林校长,我听说你之前成功劝说几个教学点的家长把孩子转到中心小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林小华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县长,说来惭愧。最开始我去了好几次,讲政策、说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家长就是不答应。”
“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徐县长好奇地追问。
“是不识字的奶奶帮了我。”林小华眼中流露出敬佩,“那天我去教学点和家长座谈。我照例讲了一通大道理,学生家长一直不听。后来我的奶奶又把我说的话说了一遍,家长大部分都答应了。”
堂屋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林小华。他继续道:“后来奶奶告诉我,要取得群众支持,就要和群众交朋友,多到群众家里走一走,喝口茶、唠唠嗑,这样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
徐县长眼睛亮了起来,他转身对同行的县农业局和西江镇的干部们说:“听到了吗?很多干部以官老爷自居,动不动就给群众讲大道理,带着命令的口吻,这种官僚作风要切实转变啊!”
孙镇长连连点头:“县长批评得对,我们一定改进工作方法。”
离开张明明家时,徐县长特意和林小华并肩走在田埂上:“林校长,你刚才讲的故事很有启发。我想在下次县委常委会上提出来,在全县开展一次作风转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