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四十八)(第2页)

 林小华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捏了捏陈雪儿的手:“爸,雪儿说得对,我们赶紧写材料,写完了让雪儿休息。”

 林建军看着儿子儿媳,他点点头,转身又开始忙起来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林小华和林建军配合默契。林建军口述工作重点,林小华十指如飞地在键盘上敲打,很快就完成了初稿。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为两人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产业发展这块要重点写,”林建军指着屏幕,“1500亩茶园带动了200多户增收,去年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0%。"

 林小华点点头,手指不停:“还有养蚕和烤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林建军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全镇农产品销售有了专门场所,这也算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吧?”

 “没错!”林小华眼睛一亮,“这个例子好,能体现产业发展的连锁效应。”

 正当两人专注工作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陈雪儿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壶茶。

 “爸,你们喝点茶。”陈雪儿轻声说,“我看你们忙了一下午,泡了壶菊花茶,清热解暑。”

 林小华连忙起身接过茶壶:“雪儿,谢谢你,真是太贴心了。”

 陈雪儿笑着摇摇头:“应该的。餐馆那边我和晓梅姐照看着,你们安心忙。”她看了一眼专注工作的父子俩,转身又去忙了。

 天色渐暗,书房里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林小华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终于长舒一口气:“爸,写完了,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林建军凑近屏幕,逐字逐句地检查。总结报告全面反映了三年来村里的变化:党建工作方面,全年组织理论学习2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发展新党员3名;产业发展方面,累计发展1500亩茶园,年养殖1200张蚕种,发展烤烟800亩;环境改善方面,垃圾处理全覆盖,河流清洁保持良好;道路交通方面包括硬化通组路27.6千米,建设桥梁3座,改造水泥路8.3千米……

 “很好,很全面。”林建军满意地点点头。

 林小华点击发送按钮,将文件传给了孙书记。他伸了个懒腰,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嘈杂的人声。

 “哎呀,都这个点了!”林小华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七点了,“餐馆晚高峰开始了!”

 林小华快步走向餐馆。推开后门,只见大厅里已经坐满了客人,喧闹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厨房里,陈雪儿和刘晓梅正忙得不可开交,额头上的汗水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更让林小华心疼的是,陈雪儿已经系上围裙,站在灶台前翻炒着一锅青菜,火光照亮了她泛红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