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五十二)(第2页)

 电话接通后,林小华简明扼要地向教育局王局长汇报了情况。电话那头的王局长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什么?钢筋不合格?这还得了!林校长,你们做得对,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明天一早我和孙书记就去现场,带上安监的技术人员一起!”

 挂断电话,林小华又拨通了西江镇孙书记的号码,同样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立即行动的承诺。

 “刘校长,你今天的工作非常关键。”林小华放下电话,神情严肃,“明天王局长和孙书记会亲自来现场核查,你也一起来。”

 刘兴民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希望还来得及整改,如果混凝土已经浇筑就麻烦了。”

 第二天清晨,还不到七点,林小华和刘兴民就已经在田坝小学工地门口等候。

 七点二十分,一辆黑色轿车和一辆印有“安全生产监督”字样的面包车先后驶来。王局长和孙书记几乎同时下车,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林校长,刘校长,情况怎么样?”王局长快步走来,连寒暄都省去了。

 林小华迎上前:“王局,孙书记,问题区域在一楼西侧的承重梁,刘校长昨天发现的。”

 孙书记眉头紧锁:“走,直接去现场看看。安监的同志,带上检测设备。”

 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工地,正在吃早餐的工人们都愣住了。包工头老张看到这阵势,手里的馒头掉在了地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安监的技术人员立刻开始工作,他们使用专业仪器测量钢筋直径,核对间距,检查焊接质量。整个过程没人说话,只有仪器发出的“滴滴”声和翻动图纸的沙沙声。

 王局长背着手站在一旁,脸色越来越阴沉。孙书记则直接走到钢筋骨架前,用手摸了摸钢筋,又看了看切口,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

 十五分钟后,安监负责人走到两位领导面前:“王局长,孙书记,初步检查结果出来了。这处承重梁确实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钢筋直径普遍比设计要求小2毫米;二是钢筋数量不足,间距普遍比设计大5厘米。”

 王局长猛地转身,锐利的目光直刺老张:“张老板,你有什么要解释的?”

 老张的腿已经开始发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王……王局长,这个……我们……”

 “资金紧张是不是?”孙书记突然厉声打断,“所以就敢在学校的承重结构上偷工减料?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吗?”

 老张被问得哑口无言,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林小华上前一步:“王局长,孙书记,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补救。据我了解,这处承重梁还没有浇筑混凝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王局长深吸一口气:“立刻拆除重建!所有不合格的钢筋全部更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他转向安监人员,“你们留下来监督整改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检查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