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五十八)(第2页)
“年轻人需要锻炼……”林建军试图解释。
“锻炼?”孙书记打断他,“王副县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三言两语就搞定了,靠的是什么?是二十多年积累的威信!是群众对你的信任!”他激动地站起来踱步,“还记得上个月的防洪工程纠纷吗?七户人家死活不同意搬迁,补偿款谈不拢。王副县长亲自来调解都没用,最后是你……”
林建军回忆起那天情景。那七户人家住在河堤旁,防洪工程需要他们搬迁。王副县长提出的补偿标准已经高于市场价,但他们就是不答应。最后是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户的实际困难——张老汉担心搬走后离儿子的工厂太远;李婶舍不得门前那棵种了三十年的桂花树;王家的小卖部靠着河堤才有生意……
“我只是帮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林建军轻声说,“张老汉的儿子工作调动了,李婶的桂花树我们承诺移栽,王家的小卖部在新区给了更好的位置……这些都不需要多花钱,只需要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孙书记一拍桌子,“除了你,谁能这么了解西江村的每一户人家?谁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相对较低的补偿?老林,西江村离不开你啊!”
林建军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摇头:“孙书记,我感谢您的信任。但是……家庭同样重要。我不能为了工作,忽视家庭责任。”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寂静。孙书记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
林建军坚定地摇头。
孙书记长叹一口气,终于打开了那封辞职信,仔细阅读后,抬头问道:“如果你一定要辞职,至少给我推荐个接替的人选?”
林建军思考了一会儿:“村委会副主任杨志强不错,年轻有干劲,在村里也有威信。虽然经验不足,但可以培养。”
孙书记点点头,在辞职信上签了字,然后说:“这样吧,辞职我批准,但你必须继续担任支委成员。等家里情况稳定了,我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担任村支书。”
林建军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谢谢孙书记理解。”
离开镇政府时,林建军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他直接去了医院,吴秀兰正在病房外等着他。
“孩子怎么样?”林建军快步走过去。
吴秀兰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笑容:“两个孩子都很健康,小雪恢复得也不错。”
透过玻璃窗,林建军看到保育箱里两个粉嫩的小生命,一个正安静地睡着,另一个则挥舞着小拳头,像是在抗议这个陌生世界的束缚。
“孙书记同意辞职了吗?”吴秀兰轻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