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八十六)(第3页)
林小华微笑着和他握手:“张老师,看起来你们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错啊。”
“是啊,现场会结束后,我们不但没有松懈,反而增加了更多项目。”张老师自豪地介绍,“现在除了种植和养殖,我们还开设了木工、编织等社团,学生们可喜欢了。”
林小华仔细查看了各项记录和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满意地点点头:“保持得很好,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劳动教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另一边,小雪站在四年级三班的教室门口,四十多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她。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数学老师。”她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转身面对学生,露出了温暖的微笑,“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举手问道:“老师,听说您刚生完宝宝,是真的吗?”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好奇的声音。小雪笑了:“是的,我有一对双胞胎,他们现在已经半岁了。”
“哇!”孩子们发出惊叹,“老师好厉害!”
小雪感觉眼眶有些湿润,这种被孩子们纯真的热情包围的感觉,是她这半年来最怀念的。
上午十点,林小华检查完劳动基地,又观摩了几个社团的活动,满意地回到校长办公室。陈明远正在等他。
“林局长,还满意吗?”陈明远递上一杯热茶。
林小华接过茶杯,点点头:“很好,各项活动都在持续开展,而且有所创新。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这种模式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因为领导不检查就松懈。”
“您放心,”陈明远认真地说,“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家长和学生的反馈都很好。我们会一直坚持。”
中午,林小华和小雪在学校食堂简单吃了午饭。看着周围活泼的学生和忙碌的老师,小雪感慨道:“回到学校的感觉真好,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林小华点点头:“工作和家庭都重要,找到平衡点就好。”
下午,林小华开车回县教育局汇报检查情况。傍晚时分,林小华开车回来了,陈雪儿和小雪正在哄三个孩子睡觉,看到他回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都睡了?”林小华小声问。
陈雪儿点点头:“刚睡着。”
林小华看了看婴儿车里熟睡的三个小家伙,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悄悄走到后院,给王局长打了个电话,汇报了西江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良好情况。
挂断电话,林小华站在院子里,这一刻,他感到无比满足——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丈夫和父亲,他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