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八十八)(第2页)
林小华停好车,环顾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校园。突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想起了布置劳动教育现场会的点点滴滴,以及和学校老师们开心相处的一幕幕。
“林局长!您今天到学校来有什么指示?”陈明远校长小跑着从办公楼方向过来。
林小华与他握手:“陈校长,早晨王局长布置了一项紧急任务。市委宣传部组织了省市媒体采访团,下周星期一要来学校采访劳动教育成果。”
陈明远的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我们正好可以展示一下这一年来的成果。”
两人边走边谈,先去了位于校园的劳动教育基地。两亩见方的土地上,整齐地划分着不同班级的“责任田”,有的种着蔬菜,有的栽着花卉。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正在给白菜浇水,看到校长和陌生人过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问好。
“这块我们新增了中草药种植区,”陈明远指着一片区域自豪地说,“与镇上的农业站合作,教孩子们认识常用草药。”
林小华点点头,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上次现场会的参观路线还记得吗?我们再走一遍。”
他们沿着石板小路,穿过劳动教育基地、手工艺展示区和科技创新实验室。林小华不时停下来做笔记,指出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展示效果。
回到会议室时,学校党总支的成员已经到齐了。林小华注意到小雪坐在靠窗的位置,她今天穿着浅灰色的职业套装,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小雪微微勾起嘴角,眼睛弯成了月牙。
“各位,时间紧迫,我直接说重点。”林小华清了清嗓子,打开笔记本,“关于明天的媒体采访,我提六点要求……”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第一,党总支成员要密切配合,补齐工作短板;第二,加强劳动教育开展,保证各年级课程质量;第三,做好成果收集,特别是文本和图片资料要建档;第四,完善社团辅导教师激励机制,职称晋升给予倾斜;第五,制定详细的媒体接待方案;第六,充分展示劳动教育成果。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散会时已经下午三点了。林小华看了看表,转向陈明远:“陈校长,小雪老师下午没课吧?局里还有些材料需要整理,我想让小雪协助我,不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陈明远了然地点头:“没问题,小雪老师最近工作很出色,应该多参与局里的重要活动。”
小雪已经收拾好了包,站在门口等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回家的车上,小雪坐在副驾驶,脱掉了外套,只穿着贴身的白色衬衫。她调高了空调温度,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开始吃起来。
“你饿不饿?我这会儿还没有吃饭的。”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