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第2页)

 

陈主席点点头:“政协工作节奏慢,主要就是一个月一次的主题视察调研,写好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他顿了顿,“写过汇报材料吗?”

 

“教育局的汇报材料大多数是我写的,以后还请主席指导。”林小华稍微放松了些。

 

“那正好,你可以负责社情民意收集报送工作,这样能快速了解政协工作特点。”陈主席说着,又夹了一筷子酸黄瓜,“今天我要去清溪镇田禾村调研,你和小韩跟我一起去。”

 

林小华连忙点头:“好的,陈主席。”

 

陈主席吃完面,擦了擦嘴:“九点在楼下集合。”说完便起身离开了食堂。

 

林小华长舒一口气,赶紧把醋瓶送到厨房加满,又放回自己桌上。刘姐在一旁偷笑:“小伙子反应挺快嘛,陈主席最讨厌吃饭没醋了。”

 

“谢谢刘姐提醒。”林小华感激地说,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道下乡调研会是什么情形。

 

八点二十五分,林小华已经等在办公楼前。韩云涛走过来,伸出手:“小林,欢迎来到政协工作。”

 

“韩主任好!”林小华赶紧握手,“请多指教。”

 

韩云涛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别紧张,陈主席人挺好的,就是看起来严肃。”

 

正说着,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他们面前。陈主席摇下车窗:“上车吧。”

 

林小华坐在副驾驶,一动不敢动。陈主席在后座翻看文件,偶尔和韩云涛交谈几句。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色逐渐由楼房变成了田野。

 

“小林,”陈主席突然开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去田禾村吗?”

 

林小华转过身:“是去调研居民增收情况?”

 

“具体点说,是去看我们政协帮扶的养猪场。”陈主席合上文件,“去年我们联系县里的技术员,帮村民谢玉民解决了生猪拉肚子的问题。”

 

韩云涛补充道:“这个项目是陈主席亲自抓的,投入了不少精力。”

 

林小华认真记在心里,暗自庆幸昨晚熬夜看了政协的工作简报。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入田禾村。村支书早已等在路边,热情地迎上来握手。一行人步行来到谢玉民家,远远就听见猪的哼叫声。

 

谢玉民见到陈主席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不放:“陈主席,您可算来了!快看看我们的猪,长得可好了!”

 

养猪场比林小华想象的要干净整洁,几十头肥猪在圈里哼哼唧唧。谢玉民如数家珍地介绍:“现在有一百四十多头,按照今年八块五一斤的行情,能卖三十三万呢!”

 

陈主席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他仔细询问饲料价格、防疫情况,还亲自走进猪圈查看。林小华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不时用手机拍照。

 

“多亏了政协帮忙联系技术员,”谢玉民感激地说,“去年猪拉肚子差点全军覆没,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陈主席拍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富起来了,我们工作才有意义。”

 

回程的路上,陈主席明显心情愉快,甚至哼起了小曲。他突然对林小华说:“小林,你把今天的情况写个新闻稿,重点突出谢玉民家的增收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