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零二)(第2页)

 

她盯着那两个字,眼前浮现出十二岁那年——同龄人都去镇上读初中了,而她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十八岁时,村里小学缺老师,村长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当代课教师,一个月三百块钱;多少个深夜,她偷偷翻着从学生那里借来的初中课本,一边看一边抹眼泪……

 

一滴泪水无声地落在试卷上。小雪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在答题纸上倾泻她埋藏多年的心声:

 

“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坐在初中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解《岳阳楼记》的壮阔,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的精妙。六年级毕业那年,当我看着同学们背着新书包走向镇中学时,我蹲在家里哭了整整一个下午……”

 

写着写着,小雪忘记了这是在考试,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渴望知识却无法得到满足的少女时代。她写到如何将这份遗憾转化为动力,如何通过自学完成初中课程,如何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倾注全部热情,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代替她实现梦想。

 

“现在,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就告诉自己:他们的遗憾,由我来弥补;我的遗憾,就让它成为推动我前进的力量吧……”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小雪才恍然回神。她交上试卷,走出考场,发现自己的眼眶还是湿润的。林小华在门口等她,见她神情恍惚,关切地问:“考得怎么样?”

 

小雪摇摇头:“不知道……作文写得太投入了,其他题目可能没发挥好。”

 

下午四点,成绩公布了,小雪来到县教育局人事股办公室,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文件。看到小雪进来,一位中年女干部热情地迎上来:“你就是陈小雪吧?恭喜你!这次考试你获得了第一名,按照政策,你可以优先选择工作单位。”

 

小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我真的考了第一名?”

 

“不仅第一名,而且作文得了满分!”女干部笑着说,“阅卷的张老师说,他教书三十年,很少看到这么真挚感人的作文。听说好几个老师看后都红了眼眶呢。”

 

原来,这次阅卷的老师大多是县里抽调的各校资深教师,其中不少人和小雪一样,是从临代教师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们读到小雪笔下那个渴望上学却被迫放弃的女孩,读到她把遗憾转化为教育热情的心路历程,无不感同身受。

 

“根据你的成绩和资格证,我们决定分配你到西江镇中心小学任教。”女干部递给她一份文件,“下周一就可以正式报到了。”

 

小雪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抖。西江镇中心小学——那是她一直代课的地方,但这次回去,她的身份将完全不同了。

 

星期一早晨,小雪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到达学校。她站在校门口,望着熟悉的校园,心情却前所未有地复杂。一年前,她是以临代教师的身份走进这里的;今天,她是正式教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