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零六)(第2页)
林小华感到耳根发热,连忙谦虚道:“赵主席过奖了,我只是如实记录了基层委员的工作。”
“年轻人不骄不躁,好!”赵主席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招呼大家上车,“走吧,我们先去清溪古镇,路上我再详细介绍我们县的农旅融合发展情况。”
车队驶入白荷县城区,林小华透过车窗观察着这座陌生的县城。与西城县相比,这里的街道更整洁,路边的绿化带里点缀着各种花卉,沿街店铺的招牌统一采用了仿古设计,整体看起来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地方特色。
“我们白荷县从五年前开始推进农旅融合,”赵主席在车上介绍道,“最初只是简单的农家乐,现在已发展成‘农业基地+旅游体验+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林小华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不时抬头提出一些问题:“赵主席,你们是如何解决农民参与积极性问题的?旅游收益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公平性?”
赵主席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解答,眼中流露出对这位年轻干部的欣赏。熊主席在一旁微笑点头,显然对林小华的认真态度很满意。
清溪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与其他商业化过度的古镇不同,这里依然有许多原住民生活,他们在家门口摆卖着自制的手工艺品和农产品。
“我们坚持‘活态保护’的理念,”赵主席边走边解释,“不让原住民搬离,反而鼓励他们将日常生活变成旅游体验的一部分。你看那边——”
顺着赵主席手指的方向,林小华看到几位游客正在一位老奶奶的指导下学习编织竹篮,旁边还有人在尝试用传统石磨磨豆浆。
“太巧妙了,”林小华忍不住赞叹,“这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创造了经济价值,还增强了游客体验感。”
中午,调研组来到千层河景区的一家农家乐用餐。餐厅建在河边,窗外就是层层叠叠的瀑布和翠绿的山林。餐桌上摆满了当地特色菜:山野菜、河鱼、土鸡……赵主席热情地招呼大家用餐。
“这些都是景区周边农户自己种养的,”赵主席夹起一筷子野菜介绍道,“我们通过‘景区+农户’的模式,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和安全,又帮农民增加了收入。”
林小华注意到菜单上还标注了每种食材的供应农户姓名和地址。“这个做法很好,”他对赵主席说,“既增加了透明度,又能引导游客去农户家直接采购。”
下午的调研地点是巴山草原。这片高山草甸里点缀着各色野花。白荷县在这里开发了露营、骑马等体验项目,同时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保持了草原的原生态。
“我们规定任何建筑都不能超过两层,且必须使用环保材料,”赵主席指着远处的几栋木屋说,“游客可以体验牧民生活,但不会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
林小华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摸草地,感受着泥土的湿润和青草的韧性。他想起西城县也有类似的自然资源,却因开发不当而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傍晚时分,调研活动告一段落。车队返回县城,入住白荷县宾馆。林小华刚把行李放进房间,就接到熊主席电话,通知他参加晚上的接待晚宴。
走进餐厅包间,林小华不禁暗暗咋舌。巨大的圆桌上已经摆满了精致的凉菜,中央是一个三层的水果塔,周围点缀着雕花装饰。服务员正在为每个人面前的高脚杯斟满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