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三十五)(第2页)

 

陈雪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婆婆的意思,连忙点头:“我这就去。”

 

“妈,您这是要做什么?”林建军——林小华的父亲从里屋走出来,手里还拿着记账本。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

 

“小华这是‘失魂’了,得给他‘招魂’。”奶奶严肃地说,一边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香和纸钱。

 

林建军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小华可能就是太累,休息几天就好了。”

 

奶奶没理会儿子的话,自顾自地准备起来。林小华站在一旁,感觉既荒谬又莫名安心。虽然他自己也不太相信这些,但此刻他疲惫至极,愿意尝试任何可能让他好起来的方法。

 

陈雪儿很快回来了,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线团、一个小布袋装着的米和一个新鲜的鸡蛋。奶奶接过这些东西,又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枚磨得发亮的铜钱。

 

“把桌子收拾一下。”奶奶指挥道。陈雪儿连忙清空了一张圆桌。奶奶将香点燃,插在一个小香炉里,青烟袅袅升起。她又点燃纸钱,嘴里念念有词,但声音太低,没人听清她在说什么。

 

林建军站在一旁,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眉头紧锁。他受过中学教育,向来不信这些“信”,但出于尊重,他没有直接阻止。

 

奶奶将各家收集来的线编成一条五彩手链,手法娴熟。她将两枚铜钱串在手链上,然后递给林小华:“戴上,今晚睡觉别摘下来。”又对陈雪儿说:“把这些米煮成粥,晚饭后给小华吃。”

 

林小华接过手链,铜钱沉甸甸的,触感冰凉。他顺从地戴在右手腕上,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竟感觉一阵轻松。

 

“好了,该做晚饭了。”奶奶拍拍手,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我好久没尝雪儿的手艺了,今天可得好好吃一顿。”

 

陈雪儿笑着应下,转身进了厨房。林建军摇摇头,也跟进去帮忙。奶奶拉着三个孩子坐到沙发上,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水果糖分给他们,开始讲起古老的神话故事。


林小华坐在一旁,听着奶奶熟悉的声音,闻着厨房飘来的饭菜香,感觉多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他低头看着手腕上的铜钱手链,一枚铜钱上刻着“乾隆通宝”,另一枚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字迹。

 

晚饭时,陈雪儿果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油亮诱人的红烧肉、金黄酥脆的椒盐大虾、香气扑鼻的木耳炒鸡,还有奶奶最爱的酸辣牛肚和摸鱼汤。林建军拿出一瓶珍藏的剑南春,给奶奶和自己各倒了一小杯。

 

“小华也来点?”林建军问儿子。

 

“医生说不让喝。”林小华摇头。前几天出院,医生严令禁止他饮酒。

 

“对对,不能喝。”奶奶夹了一大块红烧肉放到林小华碗里,“多吃点肉,补补身子。”

 

饭桌上,林建军终于忍不住问道:“妈,您今天那套'招魂'的法子,真有用吗?”

 

奶奶慢条斯理地嚼着一块牛肚,咽下后才开口:“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你看小华这样子,明显是魂不守舍。”

 

“那都是心理作用。”林建军反驳,“要我说,明天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才是正经。”

 

“检查检查,你们现在就知道检查。”奶奶放下筷子,“医院能查出他为什么做噩梦吗?能知道他为什么吃不下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