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六十二)(第2页)
林小华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田间,突然想起什么:“老支书韩志云家的稻子收了吗?”
“孙婶家的吗?收了收了!”刘仁华连忙说,“里第一个收的就是她家,五亩地两个小时就收完了。孙婶现在应该在家晾谷子呢。”
“我去看看。”林小华说着就往村里走。
孙远香家的院子里铺满了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六十多岁的孙婶正拿着木耙翻晒稻谷,看到林小华进来,惊喜地放下工具:“哎哟,林县长!大热天的您怎么来了?”
林小华快步上前扶住要鞠躬的老人:“孙婶,别客气。我来看看您家稻子收得怎么样。”
“多亏了大家都帮忙,都收完了!”孙远香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村里专门派人来帮忙,连饭都不肯在我家吃一顿。”她拉着林小华的手,“您进屋坐,我给您倒茶。”
林小华婉拒了:“不了孙婶,我还得去其他村看看。您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直接找刘书记。”
离开孙远香家,林小华小声对刘仁华说:“今后要多帮助老支书家,韩支书是为大家的事去世的。”
刘仁华点点头,肯定地说:“我们会尽力关照的,林县长放心。”
离开小店村,林小华又连续走访了清溪镇田禾村和双河镇斑竹园村。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收割进度、存在困难,并再三强调暴雨将至的紧迫性。
下午四点,太阳依然毒辣。在双河镇斑竹园村的村口,林小华发现一片约二十亩的稻田依然挺立,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片地怎么还没收?”林小华皱眉问道。
陪同的村支书王大山面露难色:“这是张老汉家的地,他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个人,还有个小孙子。收割机排期排到后天了……”
“后天?”林小华声音陡然提高,“气象预报大暴雨五天后就来,收割完还要晾晒、运输,来得及吗?”
王大山低下头:“我们村收割机不够,都是从县里统一调配……”
林小华没等他说完,已经大步走向那片稻田。田埂上,一位驼背老人正费力地挥舞镰刀,动作缓慢而艰难。旁边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帮着捆扎割下的稻子,小脸晒得通红。
“老人家!”林小华快步走过去。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充满疲惫。他认出了林小华,慌忙放下镰刀要行礼:“林、林县长……”
林小华一把扶住老人:“您别动。”他转向王大山,“立即调一台收割机过来,今天必须把这片地收完!”
“可是调度表上……”
“没有可是!”林小华罕见地提高了声音,“立即去办!”
王大山赶紧掏出手机联系。林小华蹲下身,握住张老汉粗糙的手:“老人家,您歇着,今天一定帮您把稻子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