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六十三)(第2页)
林小华弯下腰,和蔼地指着前方:“大娘,沿着这条路直走到最前面,右转上台阶就是最佳观景点。您带着孩子,走慢点,注意安全。”
老太太眯眼看了看林小华胸前的名牌,惊讶道:“哎呀,是县长啊!县长亲自给我们指路,真是好干部!”
林小华笑着摆摆手,又投入到疏导工作中。中午十一点,客流达到顶峰,但整个景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拥堵。
“林县长,该吃午饭了。”刘仁华走过来,手里提着两个盒饭,“咱们边吃边聊?”
两人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凳坐下。林小华打开盒饭,是简单的两荤两素,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今年确实比去年强多了,我记得当时大家都没有饭吃,饿了一天的肚子。”林小华夹了一筷子青椒炒肉,赞许地说。
刘仁华扒了口饭,压低声音道:“不过林县长,有个新问题我得向您反映。景区农家乐之间竞争太激烈,有些老板恶意降价,影响了整体经营环境。”
林小华停下筷子,眉头紧锁:“具体怎么回事?”
“就拿‘乡韵人家’的杨晓红来说,她家菜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往年生意一直不错。可今年对面新开了家‘田园风味’,把价格压低了近三成,抢走了不少客人。”
林小华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两人来到乡韵人家,老板娘杨晓红正忙着招呼客人。见到领导来访,她擦了擦手迎上来。
“杨老板,生意怎么样?”林小华环视着干净整洁的餐厅问道。
杨晓红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脸上带着农家妇女特有的朴实笑容:“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支持,今天客人确实不少。就是……”她欲言又止。
“就是对面降价抢生意是吧?”刘仁华直接点破。
杨晓红叹了口气:“领导不瞒您说。我们这些老实经营的,成本摆在那里,总不能亏本做生意吧?可客人哪管这些,哪家便宜去哪家。”
林晓华走到窗前,望着对面装修一新的“田园风味”,里面座无虚席。他转身对刘仁华说:“国庆结束后,镇政府要召集所有农家乐和客栈老板开个会。一方面搞厨艺和服务培训,提升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规范价格,严禁随意涨价和降价的不正当竞争。”
刘仁华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我记下了。”
林小华又对杨晓红说:“杨老板,你们也要创新经营思路。比如开发些特色菜品,或者搞些农事体验活动,差异化竞争。”
杨晓红眼睛一亮:“林县长说得对!我家祖传的酸辣茴香小鱼一直很受欢迎,我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下午,林小华和刘仁华继续走访了几家农家乐。在“梯田人家”,几位来自省城的游客正大快朵颐。
“这酸辣茴香小鱼太地道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赞不绝口,“还有这个蒸盆子,在省城根本吃不到这么正宗的味道。”
林小华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问:“这位先生是第一次来我们西城吗?”
“是啊,朋友推荐的。”男子擦擦嘴,“就是可惜,这么好吃的菜只能在你们这儿吃到。省城要是有家西城风味的饭店就好了!”
“说得太对了!”同桌的女伴附和道,“你们这儿的特色蒸碗菜也是一绝,我回去肯定会想念的,省城饭店里的也有类似的菜,可就是没有这样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