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三)
喜宴上的政治课
农历二月十三,星期四,林小华站在自家的西江饭店门口深吸一口气,闻到了厨房里飘来的红烧肉香气和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混合在一起——这是家乡特有的喜庆味道。
“小华,快来!你姐马上要出门了!”母亲吴秀兰在屋里喊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林小华整了整西装领口,快步走进堂屋。姐姐林小丽穿着大红嫁衣坐在床边,头上盖着绣有龙凤呈祥的红盖头,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安静得像一幅画。他能感觉到姐姐在盖头下微微颤抖的肩膀。
“姐……”林小华喉咙发紧,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西城县的常务副县长,林小华在县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
林小丽伸出手,摸索着抓住了弟弟的手腕:“小华,以后爸妈就拜托你了。”
林小华感觉眼眶一热,赶紧眨了眨眼:“姐,你说什么呢,建祥哥家就在县城边上,你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他蹲下身,背对着姐姐,“来吧,我背你上车。”
门外,鞭炮声震耳欲聋。林小华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按照习俗,新娘子出娘家门时脚不能沾地。张建祥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婚车旁,见他们出来,赶紧迎上前,脸上堆满笑容。
“辛苦兄弟了!”张建祥塞给林小华一个厚实的红包,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小华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把姐姐小心地放进装饰着鲜花的婚车里。
八辆黑色奥迪组成的婚车队缓缓驶离,林小华坐在第二辆车里,望着窗外熟悉的景物一点点后退。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红包,厚厚一沓,估计得有上万。张建祥的父亲是做建材生意的,在县城小有名气,但出手这么大方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八分钟后,车队驶入县城边缘的一个村庄。林小华摇下车窗,惊讶地发现道路两旁整齐地种着银杏树,村道干净得看不见一片纸屑。远处,一栋五层高的中式别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墙灰瓦,飞檐翘角,门前还立着两尊石狮子。
“那是建祥家?”林小华忍不住问同车的亲戚。
“是啊,听说花了五百多万呢,比城里那些别墅还气派!”司机咂着嘴说。
车队在别墅前停下,张建祥小跑着过来把林小丽背下车。林小华跟在他们后面,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姐姐新家的地方。院子很大,铺着青石板,角落里种着几株梅花,正开得灿烂。两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地看着新人走近。
“这是我二叔和三叔。”张建祥向林小丽介绍道,“二叔张开洪,三叔张开军。”
林小华想起了姐姐订婚时他俩曾经到场,两人都穿着普通的中山装,看起来就像村里的老干部,但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却让林小华莫名感到压力。
“这就是小丽的弟弟吧?”张开洪笑眯眯地问。
林小华点点头:“是的,两位叔叔好。”
“好,好,年轻有为。”张开洪笑着说。
走进大厅,张建祥的父母已经端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父亲张开云满头银发,面容严肃;母亲余自燕则慈眉善目,冲林小丽连连招手。厅里摆满了鲜花和喜字,宾客坐了二十几桌,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