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四)(第3页)
“来,林县长,尝尝我们村的土菜。”刘万顺热情地给林小华夹了一块鱼。
林小华端起碗,环视四周:“我们这是天当厅堂,石头当桌,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啊!”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饭桌上,林小华详细询问了村里的旱情和困难,认真记在本子上。村民们起初还有些拘谨,但看到县长如此平易近人,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林县长,我们村东头那口老井要是能修一修,还能多出不少水……”
“天气预报还是不准啊,每次报的是下雨,可是……”
“小麦种子现在价格涨得厉害,明年春播怕是……”
林小华一一回应,能当场解决的立即打电话安排,需要研究的也承诺回去后抓紧处理。
吃完饭,已是下午两点。天空中出现大片白云,遮挡了部分烈日,微风吹来,竟有几分凉爽。林小华走到潭边,发现水位已经下降了很多,只剩下中央一小块水域。
“老刘,拿根长竹竿来,我测测还有多深。”林小华卷起袖子。
刘万顺找来一根约八米长的竹竿。林小华将竹竿垂直插入水中,惊讶地发现水竟然还有七米多深。“这龙王潭果然名不虚传!”他感叹道。
就在这时,孙远梅在一块大石头旁发现了什么:“快看,有只老鳖!”
众人围过去,果然看到一只脸盆大小的老鳖正慢悠悠地爬行。孙远梅伸手就要去抓:“正好晚上加个菜……”
“别!”刘万顺突然拦住妻子,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今天破坏了龙王爷的龙宫,再把他的鳖将军吃了,那就不厚道了。”
林小华会意地笑了:“老刘说得对,这老鳖能在这么干旱的环境下生存,也是神物了,放它回去吧。”
众人笑着看那只老鳖从容地爬回水中,溅起一小朵水花。阳光下,那背甲上的纹路仿佛真的写着某种古老的秘密。
回县城的路上,刘仁华忍不住问:“林县长,您今天完全可以只是视察一下,何必亲自抬机器、抓鱼,弄得一身泥水呢?”
林小华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轻声道:“老百姓在抗旱一线拼命,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站在旁边指手画脚?旱情这么严重,只有和群众一起流汗,才能真正了解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夜幕降临,小店村的稻田里,新浇灌的水在月光下闪着微光。而在龙王潭深处,那只老鳖缓缓沉入黑暗的水中,仿佛守护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