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五)(第2页)

 

贺芸惊喜地拍手:“这主意好!团县委接触的还都是年轻干部,机会也多。”

 

张志云却皱起眉头:“哥,你不会是想……走关系吧?我靠自己能力走到今天,不想……”

 

“你想哪去了!”张志军打断她,“我只是提个建议。明天我要去见鲁书记谈火车站改造项目,顺便提一嘴,成不成还得看你自己条件够不够格。”

 

贺芸握住张志云的手:“让你哥试试吧。你这两年为县里付出这么多,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张志云沉默良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张志军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县委书记鲁为民的办公室。汇报完火车站改造计划后,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略显局促地清了清嗓子。

 

“鲁书记,还有个私事想请您帮忙。”张志军斟酌着词句,“是关于我妹妹张志云的。”

 

鲁为民摘下眼镜擦了擦,饶有兴趣地问:“志云怎么了?她在接待办干得很出色啊。”

 

“就是太出色了,”张志军苦笑,“她今年34岁了,因为工作太忙,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我这个做哥哥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鲁为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团县委副书记的位置确实空着,志云条件也符合。这样吧,下周一让她去团县委报到,顺便把公务员身份解决了。”

 

张志军喜出望外:“太感谢您了鲁书记!我一定督促火车站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公私分明嘛。”鲁为民笑着摆摆手,“志云工作能力强,到团县委也能发挥所长。年轻人嘛,确实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周一早晨,县委组织部的电话准时打来。张志云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挂断后,她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直到同事提醒,她才如梦初醒般开始收拾办公桌。

 

“张主任,听说您要高升了?”年轻的科员小李帮忙整理文件,好奇地问。

 

张志云摇摇头:“谈不上高升,只是岗位调整。”她抚摸着桌面上摆放多年的工作牌,心中百感交集。

 

下午,团县委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作为新上任的副书记,张志云自然要参加。她换了一身得体的套装,化了淡妆,整个人看起来比在接待办时精神了许多。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张志云一边翻阅参会名单,一边悄悄观察在场的青年干部。当看到“清河镇镇长杨云松”这个名字时,她的手指微微一顿。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杨云松,36岁,交通大学硕士,放弃省城高薪工作回乡任职,短短三年就将清河镇从贫困镇变成了县里的模范镇。每次上级领导来视察,点名要去的就是清河镇,而她作为接待办主任,自然对他的履历了如指掌。

 

“道。

 

一个身材挺拔的男子站了起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轮廓分明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当他开始讲话时,声音低沉有力,条理清晰,引得在场众人频频点头。

 

张志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目光紧紧跟随着台上那个身影。杨云松谈到青年干部如何在基层锻炼成长时,恰好与她的目光相遇。那一瞬间,张志云感到心跳漏了一拍,急忙低头假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