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二十)(第3页)

 

“这个垃圾处理费,环卫收了一次,社区又收了一次……”孙志鹏指着一红一绿两张收据,“还有这个消防器材费,明显高于市场价。”

 

孙少林点头:“外地很多地方都实行一站式服务了,只进一扇门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咱们安城的行政审批大楼早就建好了,为什么迟迟不启用呢?”

 

孙志鹏的脸色变得严肃,他转向一旁的工作人员:“把孙常委反映的问题都记下来。”然后又对孙少林说:“您反映的问题很典型,这不是个案,而是我们行政审批体系存在的系统性弊端。”

 

他合上笔记本,郑重地说:“我向您保证,多收的费用今天就会退还给您。从星期一开始,行政审批中心正式运行,所有手续一站式办理。”

 

孙少林没想到书记这么干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那...那太好了..."

 

孙志鹏站起身:"我还要感谢您,孙常委。作为政协委员,您不仅反映了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握住孙少林的手,"希望您继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安城发展多提宝贵建议。"

 

整个发言过程只用了十五分钟,但孙少林走出演播室时,感觉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当天下午两点,孙少林正在店里整理货架,几辆公务车先后停在了店门前。环卫、消防、城管、社区的负责人纷纷上门,不仅退还了多收的费用,还带来了道歉信。

 

“孙老板,这是多收的380元垃圾处理费,请您查收。”环卫局的负责人双手递上一个信封。

 

消防队的指导员也来了:“我们重新核定了费用,多收了420元,实在抱歉。”

 

孙少林一一收下退款,心中的郁结渐渐消散。刘菲菲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少林,孙书记的话这么管用?”

 

“不是孙书记的话管用,”孙少林把退款放进抽屉,“是咱们的政府开始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了。”

 

傍晚时分,孙少林接到市政府办公厅的电话,邀请他作为市民代表参加下周的行政审批中心启动仪式。挂掉电话,他走到店门口,看着“农家鲜”的招牌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回到店里,孙少林拿出手机,在政协委员的QQ群中发了一条消息“今天向孙书记反映了行政审批问题,得到了积极回应。建议我们政协就此开展专项调研,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安城落地生根。”

 

很快,群里就炸开了锅,几十条回复接踵而至。孙少林一条条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今天不仅解决了个人的问题,还为整个安城的营商环境改善出了一份力。

 

刘菲菲端来晚饭:“先吃饭吧,忙了一天了。”

 

孙少林放下手机,看着妻子:“菲菲,我突然觉得,这个政协委员的身份不只是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刘菲菲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快吃吧,菜都凉了。”

 

窗外,安城的夜色渐渐深沉,但行政审批大楼的轮廓在灯光映照下格外清晰。大楼顶部的钟指向八点,钟声悠扬,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