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三十七)
腊八羊事
腊月初八清晨,陈新军推开羊圈的木栅栏,里面立刻传来此起彼伏的“咩咩”声。六十六只羊挤在一起,白色的羊毛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
“都在这儿呢。”陈新军低声自语,眼角堆起了笑纹。他蹲下身,开始一只一只地数起来。粗糙的手指在空中虚点着,嘴唇无声地动着:“一、二、三……”
“新军,这么早就起来了?”妻子王远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新军站起身:“今天不是有商贩来收羊吗?得早点数清楚。”
王远菊拢了拢围巾,也蹲下来看羊:“今年能卖多少只?”
“四十八只公羊都能卖了。”陈新军指着羊群中几只体型较大的,“这些养了快两年,膘肥体壮的,能卖个好价钱。”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了汽车引擎声。一辆货车沿着村道缓缓驶来,最后停在了他家门前。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皮夹克、戴着毛线帽的中年男人跳了下来。
“邝老板来了!”陈新军迎上去,伸出双手。邝贤江是县城里有名的牛羊贩子,每年腊月都会来小店村收购。
“陈老弟,今年羊养得不错啊!”邝贤江拍了拍陈新军的肩膀,眼睛却已经往羊圈方向瞟去。“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四十八只,全在圈里呢。”陈新军领着邝贤江往羊圈走,王远菊已经打开了羊圈的门。
邝贤江站在羊圈边,眯着眼睛扫视了一圈,然后突然指着其中一只:“这只,一百三十斤左右。”又指向另一只:“这只小点,一百二十斤上下。”
陈新军和王远菊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往年邝贤江也会这样估重,但今年似乎更加精准了。
“邝老板,你这眼睛比秤还准啊。”王远菊笑着说。
邝贤江哈哈大笑:“干这行二十年了,要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那不是白混了?”他掏出一个小本子,边看羊边记录,“四十八只,总共约摸一万四千四百斤。按咱们说好的九块钱一斤……”
他在本子上快速计算着,然后抬头:“十二万九千六百元。老客户了,给你凑个整,十三万!”
陈新军眼睛一亮,没想到邝贤江这么大方。王远菊也惊喜地捂住了嘴:“这……这怎么好意思……”
“嗨,陈老弟家的羊品质好,我转手也能卖个好价钱。”邝贤江从车里拿出一个鼓鼓的皮包,数出十三捆崭新的百元钞票,递给陈新军,“点点?”
陈新军接过钱,手指有些发抖。他转头看向妻子,王远菊的眼眶已经微微发红。这是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收入,意味着来年的种子钱、孩子的学费、家里的开销都有了着落。
“谢谢邝老板。”陈新军郑重地说,声音有些哽咽。
接下来是忙碌的赶羊装车过程。王远菊拿着长竹竿,轻轻拍打地面引导羊群;陈新军和邝贤江则负责把羊赶上货车。
忙活了近半个小时,四十八只羊终于全部装车。邝贤江擦了擦汗,满意地看着满满一车羊:“好了,陈老弟,明年还来你家收!”
送走邝贤江,陈新军和王远菊站在门前,看着空了一半的羊圈,既有些不舍,又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我去告诉妈这个好消息。”王远菊说着往屋里走,脚步轻快得像个小姑娘。
陈新军把厚厚一沓钱小心地藏进里屋的柜子里,然后来到厨房。母亲林明秀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炖着的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