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三十八)(第3页)

 

“腊肉五斤,240元!”

 

“粉条十包,150元!”

 

“豆腐乳四瓶,60元!”

 

陈雪儿机械地重复着收钱、找零的动作,装钱的挎包越来越鼓,她的手臂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酸痛不已,但看着热情的顾客,她咬牙坚持着。

 

林小华不时过来替换她一会儿:“你去喝口水,我来收钱。”他动作麻利地应付着顾客,丝毫不像平时坐办公室的副县长。

 

下午三点,第二批货也所剩无几。陈雪儿的嗓子已经哑了,数钱的手指微微发抖。林小华的白衬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杜师傅的腰明显直不起来了,但仍在坚持卸货。

 

“老板娘,最后十袋大米了!”小张高声报告。

 

陈雪儿看了看所剩不多的货物,又看了看依然排着长队的顾客,咬了咬嘴唇,拿起扩音器:“各位乡亲,我们的货物马上就要卖完了,为了保证公平,每人限购两样商品,每样限购两份,谢谢理解!”

 

四点整,最后一件商品——一瓶豆腐乳被一位年轻女孩买走。陈雪儿宣布售罄时,队伍末尾还没买到的顾客发出失望的叹息。

 

“实在对不起大家,”陈雪儿鞠躬致歉,“我们明天还会补货,欢迎大家再来!”

 

人群渐渐散去,陈雪儿和所有工作人员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上。林小华也累得满头大汗,背靠着展台直喘粗气。

 

“我的老天爷,”杜师傅揉着酸痛的后腰,“我活了五十年,头一回见卖东西像打仗似的。”

 

陈雪儿想笑,却发现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看着装满现金的挎包,粗略估算今天的销售额至少有二十万,远超她的预期。

 

“大家都累坏了吧?”她强撑着站起来,“今晚我请客,咱们下馆子!两位货车师傅也一起来!”

 

工人们发出虚弱的欢呼声。林小华扶着妻子,心疼地看着她疲惫的面容:“你该好好休息啊。”

 

“今天这么成功,必须庆祝一下。”陈雪儿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光,“小华,我们成功了!西城县的特产被省城人认可了!”

 

林小华紧紧拥抱了她:“我就知道你能行。”

 

傍晚,钟楼广场附近的一家川菜馆里,所有人围坐成一大桌。陈雪儿点了店里最拿手的菜:水煮鱼、夫妻肺片、辣子鸡……还要了几瓶啤酒和白酒。

 

当所有酒杯都满上后,陈雪儿站起来,虽然声音沙哑但充满感情:“今天辛苦大家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这么繁重的销售任务。这一杯,我敬大家!”

 

所有人都站起来举杯。杜师傅激动地说:“老板娘太客气了!说实话,我老杜搬了半辈子货,今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痛快的一天!看着咱们西城的东西这么受欢迎,我这心里啊,比喝了蜜还甜!”

 

“干杯!”

 

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一整天的劳累似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陈雪儿看着眼前这群朴实勤劳的人,看着丈夫欣慰的笑容,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林小华凑到她耳边,轻声说:“雪儿,你创造了奇迹。这下西城县的特产不愁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