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四十五)(第2页)

 

林小华看着面前的大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碗米线的分量,在县城的早餐店起码可以分成两份!厚厚的肉酱覆盖在雪白的米线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油,香气扑鼻。

 

“这……这也太实惠了吧?”林小华忍不住说道。

 

孙家宝憨厚地笑了笑:“乡下人实在,分量少了乡亲们会说的。”他指了指旁边的小瓶子,“这是自家酿的醋,喜欢可以加一点。”

 

林小华倒了点醋,夹起一筷子米线送进嘴里。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口腔中爆发,米线爽滑有嚼劲,肉酱肥而不腻,微酸的醋味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油腻感。他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吃得额头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一碗米线下肚,林小华浑身都暖和了起来。他本来还想尝尝肉夹馍,却发现已经饱了。这时,他才想起家里还有十几口人等着吃早餐呢。

 

“我再买些带回去。”林小华站起身,走到柜台前,“要四笼小笼包、八个肉夹馍、五份蒸面。”

 

孙家宝一边打包一边问:“家里多少人吃啊?”

 

“大概十几个吧,有老人有小孩。”林小华估算着。

 

孙家宝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笑道:“这些足够了。我们的小笼包一个抵得上县城的至少四个,蒸面一份抵得上县城的两份多。”他熟练地把食物装进保温袋,“今天开业,给你打九折,总共75块钱。”

 

林小华付了钱,提着沉甸甸的早餐走出店门。回头望去,孙家宝的早餐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暖热闹,排队的人更多了。

 

回家的路上,林小华的心情格外舒畅。电动车后座的早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他忍不住想象家人看到这些美食时的惊喜表情。

 

推开家门,小米粥的香味已经飘出了厨房。陈雪儿正在厨房忙碌,听见动静探出头来:“买回来了?”

 

“嗯,还热着呢。”林小华把早餐放在堂屋的大桌上,“孙家宝新开的店,分量特别足。”

 

听到动静,六叔六婶、父母和其他亲戚都陆续起床了。堂屋里很快热闹起来,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林小华一一打开打包盒。

 

“哇,这小笼包好大!”妹妹林小珊惊呼道,拿起一个包子比划着,“我在宝城吃的只有这个一半大。”

 

陈雪儿给每人盛了碗小米粥,笑着说:“先喝点粥暖暖胃。”

 

六叔韩志明拿起一个肉夹馍,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肉夹馍真不错!馍酥肉烂,酱料也香。”

 

“蒸面也好吃,面条劲道,配菜新鲜。”六婶王萍赞不绝口。

 

林小华的父亲林建国尝了个小笼包,连连点头:“皮薄馅大,汤汁鲜美,比县城那些店强多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桌上的食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林小华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我最多只能吃两个这样的小笼包。”林小珊摸着鼓起的肚子说,“买了四笼,太多了。”

 

陈雪儿笑着收拾碗筷:“看来午饭都可以省了。”

 

正当大家准备散去时,院门被推开,林小华的小叔林建华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