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六十五)

乔迁酒香

 

农历四月二十八的清晨,陈新军坐在小店村自家院子里,膝盖上摊开一本泛黄的老黄历,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晨露未干的空气中飘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几只芦花鸡在脚边啄食着散落的玉米粒。

 

“远菊,快来看!”陈新军粗糙的手指在纸页上摩挲,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喜悦,“明天四月二十九,宜搬家、入宅,是个顶好的日子!”

 

王远菊从厨房探出头来,围裙上沾着面粉,手里还捏着一把葱。她快步走到丈夫身边,弯腰凑近那本老黄历,发梢间飘散着淡淡的油烟味。“真的?那咱们明天就搬?”她眼睛亮了起来,眼角细密的皱纹舒展开来。

 

“搬!趁热打铁。”陈新军合上黄历,拍了拍膝盖站起身,“12万买下那么大一栋楼,还带山林田地,连家具羊圈都白送,这种好事儿上哪儿找去啊?”

 

屋内传来一阵咳嗽声,老母亲林明秀拄着枣木拐杖慢悠悠地踱到门口。老人家虽已八十有五,腰板却挺得笔直,银白的发髻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新军啊,搬新家是大事,得请亲戚朋友来热闹热闹。”她眯着有些浑浊的眼睛说道,声音却洪亮有力。

 

“妈说得对。”王远菊连忙应和,“我这就去给雪儿打电话,让她和小华明天一早去新家帮忙。”

 

陈新军点点头,黝黑的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他望向院子角落的羊圈,七十多只山羊正悠闲地嚼着草料,发出“咩咩”的叫声。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小华和陈雪儿就已经站在了西江镇中心小学旁的新家门口。这是一栋三层的砖混小楼,淡黄色的外墙有些斑驳,但结构结实。三个门面宽敞明亮,后面连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奶奶他们应该快到了。”陈雪儿抬手看了看腕表,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衬衫,乌黑的马尾辫随着她转头的动作轻轻摆动。清晨的微风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

 

林小华正仰头打量着房子,闻言收回视线。五叔陈新军就出现在了眼前,他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这房子买得真值,后面那片林子就值不少钱。”他伸手揽住妻子的肩膀,“等会儿我负责搬重物,你帮着奶奶收拾厨房。”

 

远处传来一阵喇叭的声音,一辆蓝色的大货车缓缓驶来。两名搬运工坐在副驾驶位置,从车窗探出半个身子朝他们挥手。

 

“来了来了!”陈雪儿小跑着迎上去,林小华紧随其后。

 

货车停稳后,陈新军利落地跳上车,看到自家的羊到了,他显得特别开心。“小华,搭把手,先把羊赶进去。”他拍了拍侄女婿的肩膀,转身走向货车后厢。

 

七十多只山羊被小心翼翼地赶下车,在众人的驱赶下“咩咩”叫着走进后院宽敞的圈舍。老房主留下的圈舍收拾得极为整洁,干草铺得厚实松软,饮水槽擦得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