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助听器(第2页)

 可等人家一走,她脚步都轻快了些。


 偶尔有细心的老姐妹发现端倪:“咦,今天跟你说话怎么不费劲了?”


 方老太就笑眯眯地拍拍对方的手背:“家里孩子们孝顺,成天琢磨这个那个的,非要让我试试他们的法子。”


 只有一次,她戴着助听器在院里打盹,陆青阳下班回来,习惯性地放轻脚步。


 刚要经过,却听见老太太闭着眼睛嘟囔:“回来就回来,跟做贼似的。”


 陆青阳脚步一顿,嘴角弯了上去。


 ……


 沈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给奶奶扎针按摩的事,会被同学小林悄悄写了篇通讯稿,还投给了校报。


 那天刚下课,她就被几个不熟悉的同学拦住了。


 “沈茉同学,校报上那篇《银针寄情,孝心暖耳,记中医系学生沈茉用传统医学守护家人》写的是你吧?”


 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镜框,语气里带着好奇,“我奶奶耳朵也不好,你那个按摩手法难学吗?”


 沈茉一愣,接过同学递来的校报。


 油印的纸张上,她那会儿在宿舍里边比划边和小林聊天的内容,竟被写得有模有样,还提到了耳门、翳风几个穴位。


 “是的,不难学,我可以教你们。”


 “那可真是太好了。”


 这之后,沈茉发现自己走在校园里,认出她的人多了起来。


 在食堂排队打饭,会有陌生同学凑过来小声问:“是沈茉同学吗?我想问问,要是平时眼睛干涩,按哪个穴位比较好?”


 去图书馆上自习,对面会推过来一张纸条:“沈同学,打扰了,我妈妈睡眠不好,除了喝酸枣仁汤,还有没有简单的按摩方法?”


 沈茉起初有些无措,但看着同学们真诚求教的眼神,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在学生会换届时,她鼓起勇气,在竞选提案里加了一条:创办“中医保健小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免费教大家一些实用的中医保健知识。


 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


 第一期小课堂,她选在了周三晚上的一间小教室。


 本以为最多来十几个人,没想到能坐三十人的教室挤了将近五十人,还有同学自带小板凳坐在过道里。


 沈茉站在讲台前,手心有点冒汗。


 “大家先把手掌搓热,捂在耳朵上,这样叫‘鸣天鼓’……”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每个动作对耳部气血循环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