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自在飞花1

第12章 医馆问疾(第2页)

 

李承乾心中一沉,转头看向李延佑,李延佑微微点头,将此事默默记在心里。李承乾接着问道:“那在医疗之术的传授上,情况如何?是否有足够的郎中为百姓治病?”老郎中苦笑着摇头:“我这一身医术,一直想多传授给后人,可一来找不到合适的苗子,二来医书典籍也十分匮乏。年轻一辈的郎中,医术参差不齐,遇上疑难杂症,往往不知所措。”

 

李承乾陷入沉思,片刻后诚恳地说道:“老丈,您行医多年,经验丰富,这些问题,朝廷定会想办法解决。”老郎中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紧紧握住李承乾的手:“若真能如此,那可是百姓之福啊。”李承乾又与老郎中详细交谈了医馆的日常运营、药材采购渠道等诸多问题,这才带着凝重的神色离开医馆。

 

回到都督府,李承乾立刻招来刘延佑及一众相关官员,在宽敞的议事厅内展开商讨。李承乾神色严肃,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朕去民间医馆走访,所见所闻,让朕深感安南医疗状况亟待改善。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医药资源,切实造福于民;另一方面,朝廷对名贵药材的收购和经营极为重视,都护府需妥善管理赋税及物资调度,若辖区产草药,需谨慎纳入官方征收或贸易体系。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良策?”

 

 

刘延佑率先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对于药材供应,可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本地药材的收购与分配。优先保障百姓的用药需求,对于常用药材,鼓励百姓自行种植,给予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补贴,以增加供应。同时,严格把控名贵药材的流向,防止过度外流,确保本地医疗所需。”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刘延佑接着说道:“在医疗技术传播方面,可在都护府设立医馆学堂,重金邀请内地的名医前来授课,培养本地的郎中。定期组织郎中们进行交流,分享经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