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宫闱暖春(第2页)
苏氏仰头打量着他,伸手拂去他龙袍上沾着的一点风尘,指尖划过他脸颊时,带着嗔怪又心疼的语气:“瘦了些,也黑了。在吐蕃时收到奏报,说那里下了大雪,想必受了不少寒。”她说着,便将暖炉塞进他手中,“宫里头早就备好了姜枣汤,先暖暖身子。”
李承乾握着暖炉,听着她絮絮叨叨说着宫里的事——御花园的菊花开得正好,他临走前种的那株墨菊竟开了三朵;小孙子前日刚学会走路,总爱拽着太液池的栏杆学步;甚至连膳房新来了个会做陇右风味的厨子,她都一一记着。这些琐碎的家常,像温水般漫过心头,洗去了一路的疲惫。
“父皇,母后,该用晚膳了。”李象的声音从殿门传来,他已换了常服,更显俊朗。李承乾拉着苏氏的手走进寝殿,桌上早已摆好了饭菜,没有山珍海味,多是家常滋味:翡翠烧卖、水晶肘子、菌菇汤,还有一碗苏氏亲手做的莲子羹,羹上还缀着一颗鲜红的樱桃。
“这莲子羹,是按陛下临走前说的法子做的,加了些天竺带回的冰糖,您尝尝。”苏氏亲自为他盛了一碗,汤匙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李象坐在下首,给父亲夹了块肘子:“这是长安西市那家老字号的,儿臣特意让人盯着火候,就等父皇回来吃热乎的。”
李承乾舀了一勺莲子羹,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抬头时,正见苏氏望着他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李象则在讲着他监国时的趣事——有回户部奏报粮仓账目,他看出数字有误,连夜核查,竟查出了官吏虚报的问题,最后那官吏被罢官时,还嘟囔着“太子比陛下还严”。
“你做得对。”李承乾放下汤匙,语气郑重,“治国就该这般仔细,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两只锦囊,递给苏氏的是一枚天竺宝石镶嵌的发簪,鸽血红的宝石在烛火下流转,“这是戒日王王后送的,说天竺女子都爱用它簪发。”又递给李象一卷羊皮地图,“这是西域商道的新图,你且看看,将来如何让长安的丝绸更快运到天竺去。”
苏氏摩挲着发簪,笑道:“陛下心里,倒还记着这些。”李象展开地图,眼睛发亮:“父皇,您看这里——若从河西走廊修一条直抵葱岭的驿道,再让吐蕃协助护卫,商队往返能省半个月!”父子俩凑在灯下讨论,苏氏便在一旁静静添汤,偶尔插一句“也得让商队带着咱们的医术过去,天竺不是缺药材吗”,引得父子俩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