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御苑秋话(第3页)
 “说得好。”李承乾抬手拍了拍李象的肩,掌心的温度透过锦袍传过去,像股暖流淌进心里,“商路是脉,学堂是骨,民生是肉,三者合在一起,就是让藩属国归心的道理。当年我在天竺,见他们的僧侣给百姓分粥,就着粥讲经,百姓听不懂经义,却记得那碗粥的暖。你要做的,就是给更多人递上那碗‘粥’。”
 李象重重点头,忽然起身走到廊边,指着远处的长安城。夕阳正把朱雀大街染成金红色,往来的车马像流动的星河,西市的胡商、东坊的学子、南衙的士兵、北里的工匠,都在这光里忙着自己的营生。“父皇你看,长安城就是最好的样子——万国的人聚在这里,不是因为怕咱们的刀,是因为在这里能活得更好。”
 李承乾也站了起来,龙袍在风里微微展开。他望着那片繁华,又望向身边的儿子,忽然觉得,这秋阳里的御花园,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心里踏实。“走吧,回宫。”他笑着说,“晚膳让御膳房做你爱吃的胡饼,就着西域的葡萄吃,咱们爷俩再聊聊,怎么把这‘百年大计’,一步一步走扎实了。”
 父子俩并肩往回走,脚步声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应和远处传来的暮鼓。太液池的水面映着两个身影,一个如山岳沉稳,一个如松柏挺拔,身后的娑罗树叶轻轻摇晃,像在为这对父子,唱着关于传承的歌。
 路过观水亭时,李象忽然想起父亲刚才说的那烂陀寺壁画,忍不住问:“父皇,将来咱们大唐的寺庙里,会不会也画着万国的风物?”
 李承乾回头,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会的。不光画在庙里,还要刻在人心上。等你将来治理天下就知道,最好的邦交,不是让别人怕你,是让别人敬你、信你,觉得跟着你,能一起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暮色渐浓,宫灯一盏盏亮了起来,像串起的星星,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远处的朝堂还堆着如山的奏折,可此刻的御花园里,只有秋风吹过树叶的轻响,和父子俩说不完的话,像条温暖的河,慢慢淌向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