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自在飞花1

第68章 册封定邦

“金册颁来万国朝,恒河渭水共迢迢。曲女城上唐旗展,从此天枢接碧霄。”初夏的曲女城,恒河两岸的菩提树叶被热风拂得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一场即将改写历史的盛典。李承乾派遣的册封使团随鸠摩罗率领的天竺使团,踏着晨露抵达这座千年古城时,城外的道路早已被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既有身披袈裟的僧侣,也有头戴花环的贵族,更多的是捧着香料与鲜花的平民,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期待与敬畏的光芒。

 

册封使团为首者是礼部尚书魏徵与鸿胪寺卿王玄策,前者手持鎏金铜册,后者捧着镶嵌美玉的印匣,身后跟着两百名身着明光铠的唐兵,甲胄在阳光下反射出威严的金光。那陵提婆王早已率文武百官等候在城外的“迎恩门”,他今日身着特意赶制的唐式紫袍,腰间束着玉带,见使团渐近,竟快步上前,以唐人之礼拱手:“小王那陵提婆,恭迎大唐天使。”

 

魏徵目光扫过这位年轻的天竺国王,见他虽面带稚气,举止却透着诚恳,微微颔首:“国王陛下不必多礼,我等奉大唐皇帝陛下旨意,前来册封,还请引我等至受册之地。”

 

受册仪式设在曲女城中心的“梵天广场”,广场中央早已搭起高台,台后立着两杆旗杆,一杆空着,另一杆悬挂着绘有莲花宝相的天竺王旗。当魏徵与王玄策登上高台时,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数万百姓屏息凝视,连恒河的涛声都仿佛轻了几分。

 

“天竺国王那陵提婆接旨!”魏徵展开鎏金铜册,苍老却洪亮的声音透过广场四周的号角手传遍全城,“大唐皇帝诏曰:天竺自古为佛国圣地,与我大唐声教相通,情谊深厚。今国王那陵提婆上表称臣,愿归大唐版图,朕心甚慰。特册封天竺为大唐‘天竺羁縻州’,以曲女城为治所;封那陵提婆为天竺州都督,食邑三千户,赐金印紫绶,仪仗如亲王例。自今往后,天竺州需奉大唐正朔,行大唐法度,岁岁朝贡,永为藩屏。钦此!”

 

那陵提婆王闻言,率文武百官匍匐于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那陵提婆,谢大唐皇帝陛下隆恩!愿以毕生之力,守护天竺州,永为大唐臣子!”话音落时,广场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鲜花,将香料撒向空中,香气与恒河的水汽交织,弥漫在曲女城的上空。

 

王玄策上前一步,将印匣捧至那陵提婆王面前。印匣打开的瞬间,一枚三寸见方的金印映入眼帘,印纽为蹲龙造型,印面刻着“天竺州都督印”六个篆字,边角还饰有唐式缠枝纹。那陵提婆王双手接过金印,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却似有一股暖流从掌心涌向心底——这枚印玺,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天竺与大唐血脉相连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