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琉球暗通 夜访唐船(第3页)
“这些都能办到!”王二郎拍着胸脯,“我家大人说了,只要山北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岁岁纳贡,朝廷就设官帮你们管事儿,教你们种水稻,教你们打铁。以后,你们就是大唐的人,谁也不敢欺负!”
“大唐的人……”阿麻和利重复了一遍,眼睛里闪过一丝向往。他想起小时候听老人们说的,西边有个叫“唐”的国度,那里的人穿得好、吃得好,不用天天躲着海盗。
他忽然站起身,从怀里掏出块磨得光滑的贝壳,递给王二郎:“这个你拿着。以后你们的人来,带着它,我们就知道是自己人。”又对高个子汉子说,“阿勇,去把仓库里最好的海螺干拿来,给大唐的朋友带上。”
王二郎接过贝壳,只见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北”字,知道这是成了,心里的石头“咚”地落了地。
“头领放心,不出一个月,粮食和兵器就到。”王二郎说,“但有件事要麻烦你们——帮我们盯着奄美岛的倭人,他们有什么动静,就派人去登州报信,我们有重谢。”
阿麻和利点头:“这个容易。倭人每月初三会来催贡,到时候我让人跟着他们,看看寨子里有多少兵,多少船。”
天快亮时,王二郎才带着海螺干,跟着阿勇回到海湾。李老五见他们平安回来,激动得说不出话,赶紧起锚开船。船驶出暗港时,王二郎回头望了一眼,见阿麻和利还站在岸边,手里举着火把,像座黑黢黢的石像。
“这下妥了。”李老五摇着橹,咧开嘴笑,“没想到这山北的头领还挺痛快。”
王二郎摸着怀里的贝壳,心里却没底。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琉球人真正信过大唐,要让倭人退出这片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他们在这串孤悬海外的岛屿上,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带着大唐印记的种子,只盼着它能生根发芽,长成庇护一方的大树。
船行渐远,琉球的岛影渐渐模糊。王二郎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忽然觉得这趟差事,比他这辈子打渔都有意义。他仿佛看见,不久的将来,这片海会变得像莱州湾一样平静,岛上的孩子能像长安的孩子一样,安安稳稳地长大,再也不用怕那些带着刀的陌生人。
而此刻的山北部落,阿麻和利还站在火把旁,手里摩挲着那面唐式铜镜。月光照在镜面上,映出他饱经风霜的脸,也映出他眼里从未有过的光亮。阿勇走到他身边,低声问:“头领,真能信得过大唐吗?”
阿麻和利抬起头,望着海的尽头,那里正升起第一缕晨光。“信不信,总要试试。”他说,“总比天天被倭人欺负强。”
火把渐渐熄灭,留下一地火星,像撒在地上的星星。在这片被海浪环抱的岛屿上,一个秘密的盟约已经缔结,而它将掀起的风浪,连王二郎和阿麻和利自己,都还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