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密信归国 倭营虚实(第2页)
刺史府的后堂,莱州刺史正焦急地踱步。见郭正和魏明进来,他一把抓住两人的胳膊:“可算回来了!陛下天天催着问消息!”
郭正解开麻布缠的发髻,露出里面藏着的玉坠,又打开货箱底层,将油布包裹的情报递过去。刺史接过时,手都在抖,一层层揭开油布,首先露出的是那张《倭国沿海布防图》——博多湾的营垒、对马岛的哨所、奄美岛的石寨,都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注着兵力数目:“博多湾驻兵三千,战船百艘(内楼船十艘)”“对马岛守兵五百,多为老弱”“奄美岛倭寨二百人,粮只够三月”。
再往下,是厚厚的密信。刺史逐字逐句念着,声音越来越高:“苏我氏私兵多为浪人,军纪涣散,十人中竟有三人不会用弓……天皇与中臣镰足暗中联络贵族三十余家,约定秋收后举事……苏我入鹿计划秋收后袭琉球,已命人打造五十艘快船……”
念到最后,刺史猛地一拍桌子:“好!这些情报太关键了!尤其是苏我入鹿要打琉球的主意,咱们得赶紧报给长安!”
三日后,快马载着情报冲进长安,直接送进了紫宸殿。李承乾正在看薛仁贵送来的水师操练简报,见内侍捧着油布包裹进来,连忙放下朱笔。
展开布防图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在博多湾的位置停了很久。三千驻兵,百艘战船,看着吓人,可标注的“楼船仅十艘”“守兵多为浪人”,暴露了苏我氏的外强中干。再看密信里“天皇愿以王子为质”“中臣镰足联络贵族”的字眼,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倭国,果然是一盘散沙。
“陛下,”裴炎侍立一旁,指着密信里“秋收后袭琉球”的句子,“苏我入鹿这是想先稳住大唐,再吞了琉球,断我海东屏障啊。”
“他想得美。”李承乾手指在琉球的位置敲了敲,“博多湾的兵力看着多,可大半要守本土,能派去琉球的,撑死一千人。薛仁贵的水师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五十艘楼船,足够护着琉球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拿起密信再看:“天皇想借大唐之力夺权?还愿送王子为质?”
“是。”裴炎点头,“中臣镰足是个明白人,知道仅凭他们自己,动不了苏我氏。这正是咱们的机会——扶天皇,除苏我,既能平定倭乱,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称藩。”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窗边。秋阳正好,照在殿外的梧桐叶上,闪着金箔似的光。他想起登州港正在赶造的楼船,想起琉球山北那些等着兵器的岛民,想起郭正密信里写的“苏我氏不得人心,百姓盼大唐如盼甘霖”,心里渐渐有了决断。
“传旨给薛仁贵,”李承乾转身,声音斩钉截铁,“让他选二十艘楼船,带五千水师,半个月内出发,去琉球山北待命。告诉阿麻和利,大唐的船来了,让他把山北的人组织好,就等苏我入鹿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