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查漏补缺(第2页)
这些工作,需要在短短的三天内完成,确实也是挺考验人的。
在金鹏帝国科举考试的传统流程中,还稍微有点区别。把试卷收上来之后,在做其他工作之前,还有一个甄别关系户的过程,这是大家都默认的潜规则,俗称查漏补缺。
如何去查漏补缺呢?
其实很简单,在考试之前,主考官这里会有一个名单,这个名单就是今年通过各种关系最后确定下来要照顾的人员。这些人员要不就是名门之后,要不就是高官子女,或者是烈士家属。总之,都是有各种不得不照顾的理由。
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性,这个名单是有数量限制的,不能超过录取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按照金鹏帝国每年录取一百位来计算,最多只能有二十位被照顾名额。
这是条红线,大家必须要遵守的。
名单的最终确定权在主考官手中,所以,能担任主考官绝对是一件很荣幸也很肥的差事。不过,这二十多年来,主考官都是翰林院院长牛宗闵亲自担任,其他人想染指这块肥肉也没指望,这也是牛宗闵在朝廷中地位超然,敢跟国师鲁侯吵架的重要原因。
为了应付突发的情况,主考官宁可每年名额不用满,也会提前留一、两个活动名额,这种深谋远虑果然没有错,这次李乐就用上了。
把照顾人员的试卷挑出来,是查漏补缺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现场的监考官对这些试卷进行一次预先的批改,判断此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如果完全是一傻子,或者思想极为反动,自然这照顾名额就此作废,搞不好推荐者还要负点连带责任。
从这点来看,大家倒还是挺忠心为国的,不单纯只是出于人情而照顾。
如果多少有点才学,但是试卷评分达不到录取标准时,这时候现场监考官的事情就来了,文科的负责文科、工科的负责工科,对这些试卷进行二次修补,说白了就是老师亲自动手在试卷上写答案,以确保最后此人的分数足够被录取。
其实,最后阅卷时,也差不多就是监考的官员们,所以,经过这么一操作,基本上被照顾的人员可以按照预想的成绩顺利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