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现场视察(第2页)
这块地方叫回雁滩,是离天门城最近的一处治水点,直接关系到天门城的安危,因此也是每年重点防治的区域。
这一段河道两岸的岸堤是由巨大的方石垒成,高出目前水面足足一丈有余,看起来十分坚固耐用。民夫们还在不停的往两岸增加石块、修补漏缺。
粗粗的一眼看过去,工地的民夫们紧张有序,分工合作效率很高,整个工地进度也都很好。文卓君特意走近前去,跟几位正在劳作的大姐聊聊一会,发现大家的精神都很饱满,对工地的伙食、待遇也都很满意。
韩烈很自豪的告诉大家,虽然今年预计的洪水会大过往年,但是目前的岸堤已经足可阻挡,按照目前的进度,大约还有数天就可以完成整段河道的清理、修补,今年的汛期基本可保无忧。
李冰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专业看法,从历年的水位以及今年上游反馈,推测了今年的大致情况,对韩烈的结论表示了赞同。
看着文卓君对此甚为满意,韩主事越说越兴奋,很深情的向大家描述了汛期过后这片地方的美景,据说一到秋天,就有无数大雁来此栖息,因此这地方被叫做回雁滩。秋风吹过之时,满地金黄落叶,大雁飞翔在蜀江河面,这可是天门城最有名的风景之一。
特别是今年太阳新出,秋季的河水倒映着霞光,肯定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色。
文卓君本来就是文艺女青年,听到此处不禁心向神往,偷偷看了一眼李乐,脑海浮现出和他一起在深秋的河边,相依相偎着观看夕阳下平沙落雁的画面。
李乐可没这份浪漫,看着这段堪称模范的标准工地,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姜香兰也有这感觉,凑过来在他耳边悄悄说道:“这块地方在历年的账目中,只占到十分之一不到,从收支来看,确实伙食、薪资也都合理。难度最大、开支最多的工地根本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叫流民村的地方。”
李乐点点头,偷偷看一眼正说得眉飞色舞的韩烈,没有吭声。
为了体现与民同苦的精神,在韩烈的邀请下,文卓君欣然同意了在工地共进午餐的建议。
工地吃饭是按组分开,一组大约二十来人,有专门的组长负责打饭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