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放肆,孔祭酒你大胆




                听到李承乾的问话,偌大的含元殿中寂静无声。



    李承乾也不着急,这群人不是无话可说,反而是有万般话语。



    无非就是,大家都在等着那个出头鸟,看李承乾的态度再决定接下来的说词。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有兵有将的皇帝也好,皇太子也好,自然而然会让人敬畏。



    反之,一旦成了傀儡,就算还有个皇帝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似乎感觉这样冷场不好,房玄龄站了出来:“臣闻,吐蕃使者再次前来长安,携国书求娶大唐公主殿下,敢问太子殿下,如何答复?”



    这种事情,是鸿胪寺接待。



    贞观一开始,鸿胪寺卿是唐俭。



    在贞观四年的时候,他被当做弃子派去东突厥做使臣,商量一些渭水之盟的细节,被李世民当了弃卒。



    好不容易逃回来后,就开始摆烂了。



    李世民把他一贬再贬,后来就只是个光禄大夫。



    他也不在意,继续摆烂,最后差点活到八十岁,在这个时期也算长寿了。



    此时的鸿胪寺卿,是由房玄龄这个宰相兼任。



    因此,他来提出这个事情,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并不是在越权。



    贞观的名臣们,好多都是身兼多职。



    这也是政治体系搞出来的问题,暂且李承乾并没有打算改变。



    如果学那王莽一样,想一出是一出,那就是在自绝生路。



    就算要改,也要等他坐上皇帝,彻底坐稳之后。



    想要坐稳皇位,无非就是文治和武功,李承乾心里有自己的计划。



    他知道,房玄龄就是出来打个头。



    吐蕃这两年,也是不怕跑路远,常常跑来‘蹭吃蹭喝’,怎么打发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因此,李承乾淡淡的回了四个字:“依例即可,若无新的变化,无需再禀!”



    “是!”



    房玄龄手持笏板作揖,退回了文官队列。



    他打了个头之后,偌大的朝会现场,再次陷入了无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