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横渠四句提前出世,对闹事读书人的杀招




                又是一次日常早朝,李承乾端坐上方,听着各种日常的汇报,时不时的插言几句。



    可能是众臣已经麻木了,反而没有李承乾刚当上监国的时候,那么的谨慎不言。



    “臣,御史中丞唐临,近日闻天下有些不好传言,请监国斟酌裁定!”



    以御史大夫为首的御史台,有风闻奏事的权力。



    监察百官,监察民间,有任何耳闻的事情,都可以上报甚至弹劾百官,算是这个时期皇帝的耳朵。



    御史可以凭传闻就上奏,即使失实亦不追责。



    王安石就曾经说:“谏官,御史虽失实,亦不加罪。”



    虽然那是后朝的事,但现在也是如此。



    只不过发展到后期,简直就成了攻击百官的工具,完全是乱来。



    但在这个时候,的确算是比较好用的。



    “说说看!”



    李承乾回应很平淡,就像漠不关心一样。



    “下博孔家一脉,近日似乎被马匪所灭。



    当地官府追查之后,却并没有找到那伙马匪。



    据闻,那伙马匪足足有千匹马以上,几疑为叛军势力。



    又因此孔家乃前祭酒孔颖达所在家族,因此民间传闻,是监国派人所灭。



    天下读书人因此,而群情激愤。



    下博县孔家一带读书人,甚至包括冀州衡水一带读书人,全都激愤异常。



    如此下去,恐引起民变。”



    李承乾面无表情,心中却嗤笑不已。



    果然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连试探都用得如此小家子气,生怕被牵连到自己。



    李承乾相信,整个朝堂上的人都肯定,那一支孔家是被自己所灭,只是不敢说而已。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知不知道和敢不敢说是两回事。



    李承乾起身来到龙椅前的桌案面前,自己静静研墨。



    群臣静悄悄的,都没有说话。



    很快,李承乾抽出一张日常用的纸,挥毫泼墨书写了起来。



    很快,书写完毕之后,李承乾拿起来吹了吹,之后递给侍奉的宦官,道:“念!”



    宦官接过之后,扫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